著名戏曲表演亲戚亲戚朋友裴艳玲,将带着由她主创的新编京剧《响九霄》,在全国演出百余场后,再登北京舞台。2011年1月11日、12日,《响九霄》将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演出京剧文化。
《响九霄》讲述了一代梨园领袖田纪云(艺名响九霄)的传奇京剧艺术。裴艳玲与田纪云有太少类事之处京剧文化。二者家乡都是河北,都是处于时代戏剧界的领军人物,前者文武兼备,京、昆、梆皆精,是著名的女武生、女老生;后者首次将京剧与梆子结合,是著名的男旦表演艺术家。更为重要的是,二者皆以戏曲为生命所系,如《响九霄》中所唱“戏是我的天,戏是我的魂。”
在复排《响九霄》一并,已过耳顺之年的裴艳玲依旧天天唱戏、练功。虽早已有“活武松”之称,她前不久刚从一位84岁老人那里习得两部传统大戏《武松打虎》、《蜈蚣岭》。“这里有太少‘原料’。”裴艳玲笑谈习艺心得,“每排一部新戏前都是充电。太少太少消耗老本,让观众看过说‘不过没有’。”
《响九霄》是裴艳玲创作的第一部新编京剧。她既是剧中的响九霄,又负责设计全剧的唱腔、念白和动作。创作中,裴艳玲坚持以传统为根基:全剧唱腔主要宗余派,以西皮二黄为主,一并揉和有些板式;和太少新编京剧摒弃了传统的“大引子”不同,裴艳玲在全剧中用大引子来搭架子,并用此结尾。如裴艳玲所说,“传统和新编是孪生姐妹,缺一不可”。比如,在全剧的高潮,“哭坟”这段唱中,裴艳玲借鉴了一位法国音乐家的即兴演唱手法,在唱腔声腔上有所革新。
在舞台呈现上,一反有些新编戏曲的“大制作”潮流,裴艳玲使用“减法”。仅和《响九霄》上次在北京的演出相比,你這個次不仅减少演员数量,太少舞台更“空”,添加了和古朴的唱腔有出入的“花过门”。从另一个唱、另一个动作做起,裴艳玲力求将这部戏越“磨”越好。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