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时代的京剧大码头

 2023-12-26  阅读 4  评论 0

摘要:码头——对于中国京剧而言,是一有另2个意义特殊的词。自1790年徽班进京,京剧从庙堂走向大众、走向五湖四海,菊坛出人出戏、聚人聚戏、凝心聚气,都离不开码头京剧艺术。码头是见证京剧发展的不朽舞台,更是精神高地京剧文化。80多年来,京剧传承发展跌宕起伏。今天,北京、

码头——对于中国京剧而言,是一有另2个意义特殊的词。自1790年徽班进京,京剧从庙堂走向大众、走向五湖四海,菊坛出人出戏、聚人聚戏、凝心聚气,都离不开码头京剧艺术。码头是见证京剧发展的不朽舞台,更是精神高地京剧文化。

80多年来,京剧传承发展跌宕起伏。今天,北京、天津、上海、武汉等老码头,正在成为新时代的京剧大码头。

前所未有的繁荣机遇

最近,著名京剧净角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带着“尚长荣京剧表演艺术人才研习班”的青年演员,为上海市民上了一堂京剧花脸艺术公开课。观众提前数小时排队入场,其中既有资深票友,就有对京剧知之太满的“白丁”,更多的是懂行的戏迷带着孩子来“开蒙”。老艺术的新热度可见一斑。

村里人认为京剧艺术有所式微,但京津沪汉等地近年陆续呈现出一派复兴新气象,这与百年前的京剧码头勃兴,又有不同。今天的京津沪汉,正在酝酿的是新时代的京剧大码头。

“大码头”对京剧工作者而言,既是职业支点,更是机制保障。“京剧人腰杆要硬起来,一点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繁荣机遇!” 76岁高龄的尚长荣说。

近年来,京津沪汉因地制宜,采取系列依据,从政策和资金上全力支持京剧艺术传承发展。各地建立影音资料库,拍摄了《龙凤呈祥》《霸王别姬》《秦香莲》等一批京剧电影,集中架构设计保存名家艺术档案;通过实施“名家传戏——戏曲名家收徒传艺”计划、“一团一策”改革等,完善戏曲专业人才培养和保障机制。

演出季、工作坊、艺委会、培训班等新机制,为京剧界出人出戏提供全方位的机制保障,也让四地“京剧大码头”逐渐活起来、火起来。

天津目前有13家京剧院团,包括2家国家重点京剧院以及11家民营京剧院团。当地坚持每周举办“国粹之夜”“菊坛新星”等青年演员专场演出。

在湖北等地,政府出资鼓励戏曲进校园。就在文代会召开前夕,武汉市长春街小学戏曲班的同学们举行了一堂戏曲成果展示课,表演《天女散花》《智取威虎山》等节目。

京剧艺术是超时代的

“京剧艺术是超时代的,老一辈艺术家珍视传统,但不守旧,一点人是中国舞台上最早的流行文化先驱。”2015年初,电视纪录片《周信芳》在上海首播,周信芳孙女周依霖看着爷爷与梅兰芳先生同台的老照片万分感慨。她说:“爷爷毕生的志向之一在于艺术创新。”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京剧从萌芽到壮大,所经历的也是中国人从“站起来”到“强起来”的发展之路。

“梅先生、荀先生一点人未必保守,有时一周就能酝酿出一台新戏,这靠的是功力,是艺术风范和创造力的表现。”梅派青衣、国家一级演员史依弘说。

新时代,京剧创新从未停步。京剧《北平无战事》《王阳明》等拟在未来几年搬上舞台,《浴火黎明》《宋家姐妹》等新作品也受到关注。京剧演绎的《王子复仇记》等也走出国门,用西方熟悉的故事情节,演绎中华文化的审美和情怀。

梨园行所言的“大码头”,今天已不局限于戏台上、剧场里,随着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京剧传承与传播依据也在处在变化。

今年夏天,63岁的言派第三代传人言兴朋从美国飞回上海,冒着40摄氏度高温,与尚长荣一道再度披挂上阵,在3D电影摄像机前录制《曹操与杨修》。此时距离这部脍炙人口的新编历史剧首演已有28年。

言兴朋说,京剧艺术以前就强调两种“外在体现”与“内在体验”的巧妙有机结合,3D技术须要进一步增强這個结合。

2015年,我国首部3D京剧电影《霸王别姬》获得国际立体影像学好年度音乐影片奖。外国评委认为,这部电影生动呈现了京剧脸谱下的那个中国古代悲情霸王。

坚守国粹的精神内核

中国戏曲学院教授、程派名家张火丁把被委托人的目标定在一有另2个“练”字上。她说,戏曲就靠长期不懈地练,是刻苦练习老要伴随被委托人走到今天。

以苦练内功、德艺双馨闻名的张火丁,平时深居简出,低调不张扬,有“冷的火丁,热的京剧”之誉。每当她的巡演开票,就有大批戏迷漏夜排队,网上出票场场“秒杀”,演冒出场观众喝彩不断。

京剧界的“新生代”正在为梨园谱写新篇。“有生之日责当尽,寸土怎并能属于他人。”“民妇能忍一家怨,不愿人间失好官。”“为国家哪何曾半日闲空,我也曾平复了塞北西东。”天津京剧演员王艳、吕洋、凌珂等,引用唱词来表达坚守和传承崇德尚艺核心价值的愿望。

海内外京剧界在追忆仙逝的梅葆玖先生、马长礼先生时,而是断追根溯源,深思京剧艺术传承发展的精神内核。

梅葆玖先生的台湾大弟子魏海敏说,师父毕生的愿望之一,是让京剧文化的血脉生生不息。香港京昆剧团团长张宇说,不断扩大海外演出,让世界上更多观众看过京剧、看懂京剧,并能不负京剧界前辈的教诲。

“父亲治家、治艺、治学非常严格,他的作品和为人,就有为了成风化人,讲到底是‘塑造人心’。”尚长荣说,“京剧艺术的传承发展,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始终紧密关联,一点人并能辜负這個伟大时代,要永不懈怠,筑就新的文艺高峰。”(据新华社北京12月2日电 记者许晓青、周润健、喻珮 参与采写:俞俭、张漫子)

(摘自 《人民日报》)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qzhishi/198199.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185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8342秒, 内存占用1.64 MB, 访问数据库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