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流派传承班”在陕西秦腔博物馆开班

 2023-12-26  阅读 7  评论 0

摘要:本报讯(记者职茵 实习生张君睿) 由陕西省文化厅主办,陕西著名秦腔流派传承发展中心承办的第二期秦腔“流派传承班”前日在陕西秦腔博物馆开班。本期“流派传承班”同期开办“苏(育民)派、王(天民)派和余(巧云)派”1个多秦腔培训班,令秦腔界对流派的传承寄予厚望京剧

本报讯(记者职茵 实习生张君睿) 由陕西省文化厅主办,陕西著名秦腔流派传承发展中心承办的第二期秦腔“流派传承班”前日在陕西秦腔博物馆开班。本期“流派传承班”同期开办“苏(育民)派、王(天民)派和余(巧云)派”1个多秦腔培训班,令秦腔界对流派的传承寄予厚望京剧艺术。

陕西秦腔流派中心主任、秦腔名家李淑芳介绍,去年,流派中心成功举办了第一期“流派传承班”,传授秦腔须生“泰斗”刘毓中刘派艺术风格,并进行了两场公开汇报演出,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角度认可京剧。义务传艺,不收学费,严谨规范,保留流派艺术的原貌,继承流派艺术的精髓是“流派传承班”的主要特色,近百名秦腔学子从中受益匪浅京剧艺术。本期“流派传承班”聘请苏育民先生亲传弟子刘新民、李月娥分别传授“苏派”代表剧目《杀庙》《苏武牧羊》和《激友》,聘请王天民先生的学生全巧民传授“王派”代表作《洞房》,聘请“余派”创始人余巧云传授她的代表剧目《戳纸墙》和《汾河湾》。传承学习时间为1个多月,师生之间一对一教授,培训现在现在开始后将举办专场汇报演出活动。

85岁的余巧云告诉记者,传承班的举办对秦腔就是一场“及时雨”,着实老一辈演员上了年纪,但应该担负起被委托人的责任,竭尽全力做好秦腔的传承工作,为秦腔培养更多优秀接班人。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qzhishi/196838.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185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1130秒, 内存占用1.63 MB, 访问数据库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