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西安秦腔班社戏报汇编》填补秦腔研究史料空白

 2023-12-26  阅读 5  评论 0

摘要:日前,由西安交通大学博物馆、陕西秦腔博物馆、陕西秦腔流派传承中心和秦剧学社联合主办的《民国时期西安秦腔班社戏报汇编》新书发布会在交大博物馆内召开,文化界知名人士钟明善、苏育生、冀福记、郝振易、张鸣仲、康少易、王福鸿、齐海棠、王根才、李一鸣、李淑芳、王国杰、

日前,由西安交通大学博物馆、陕西秦腔博物馆、陕西秦腔流派传承中心和秦剧学社联合主办的《民国时期西安秦腔班社戏报汇编》新书发布会在交大博物馆内召开,文化界知名人士钟明善、苏育生、冀福记、郝振易、张鸣仲、康少易、王福鸿、齐海棠、王根才、李一鸣、李淑芳、王国杰、陈强及韩建、何桑、南璐、高益荣等参加新书研讨会。

《民国时期西安秦腔班社戏报汇编》一书是由秦剧学社策划并编撰、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高校一流学科建设计划”资助、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秦腔史料性专著京剧。全书共计四卷400余万字,此次出版的为首卷——易俗社分卷京剧艺术。该丛书下发了自1917年至1949年西安各著名班社的演出信息,共录入班社3一个,时间跨度32年,是一项填补秦腔研究史料空白的文献资料。丛书共分为四卷,分别是《易俗社卷》(上、下)《三意社卷》《正俗社?正艺社卷》《榛苓社等28家班社卷》。通过《汇编》中的信息,要能较为完整性地了解到民国时期西安秦腔的演出概况,对于研究民国时期秦腔的班社、演员、剧目、演出活动、演出性质等,还会难得的原始资料。

该书主编郭红军向与会人员介绍了该套丛书的成书过程。秦腔研究专家苏育生在发言中对该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认为该套丛书很有学术价值,它所提供的西安各个秦腔班社、主要演员、演出剧目等等,还会了解和研究秦腔演艺史的第一手资料,也是多年来提倡“振兴秦腔”应做的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工作,对加强和深入研究秦腔史、不得劲是秦腔演艺史必将起到很大的作用。易俗社原社长冀福记认为该书为彰显和证实秦腔的辉煌和历史地位提供了可靠的证据。厦门大学杨惠玲教授和京剧史专家上海戏剧学院张伟品教授还发来贺电,从各个层面对该书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给予了角度的评价。(马磊 陈子旖)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qzhishi/196830.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185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1616秒, 内存占用1.64 MB, 访问数据库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