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06 来源:中国教师报 作者:康丽 点击: 关键词:
戏曲艺术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2017年,中宣部、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四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对戏曲进校园工作的全面开展进行了部署,但相比较“戏曲进乡村”工作,“戏曲进校园”目前还要能得到有效资金保障京剧。
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张妹芝建议,鉴于“戏曲进校园”在传承发展优秀戏曲文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应该设立“戏曲进校园”专项经费京剧。
“青少年离不开戏曲的滋养,将戏曲融入学校教育能助弘扬中国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在张妹芝看来,“戏曲进校园”实际上承担着为传统文化传承铺垫扎实社会基础的作用。同去,戏曲的可持续发展也离不开青少年。戏曲文化作为国家和社会的瑰宝,要能走入校园,全面培养学生对戏曲艺术的兴趣,坚持不懈,久久为功,要能为古老戏曲的传承发展注入新鲜血液,让古老戏曲焕发年轻的生命。
“戏曲进校园”活动是一项长期简化的工程,张妹芝建议有关部门可参照“戏曲进乡村”的资金补助辦法,建立戏曲进校园演出的专项资金保障机制,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补贴。同去建立戏曲进校园演出的专项资金,推动校园戏曲演出得到保障落实。
“通过利用学校的露天舞台、流动车舞台、学校礼堂等演出场所进行戏曲表演,让学生直观感受戏曲文化,体味戏曲魅力,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张妹芝表示。(记者 康丽)
(摘自 《中国教师报》)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