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上午,著名京剧研究家、教育家刘曾复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友谊医院举行,数百位学生、友人、票友前往送别。
现场
鲜花挽联京剧相伴 数百人送别“活教科书”
6月27日,被称为京剧界“活教科书”的刘曾复逝世,享年98岁京剧文化。
7月1日早上7时300分左右,友谊医院医疗保健中心地下二层的遗体告别厅原困聚集了上百人,朋友从全国各地赶来送别刘曾复先生京剧艺术。
原困人数众多,工作人员与家属商量后将遗体告别仪式的后后刚开始时间提前20分钟。
告别厅内播放着刘曾复演唱的《焚绵山》、《安居平五路》等著名京剧唱段,四周摆满了鲜花、挽联,遗体告别厅略显狭小,送别人员排队进入告别厅向刘曾复遗体鞠躬、磕头。
一位“票友”在向刘曾复先生遗体鞠躬后,走到刘先生跟前,脸颊轻轻贴在刘曾复遗体脸颊上,喃喃自语。
余派京剧表演艺术家陈志清、耿其昌、黄炳强、王珮瑜等人前来送别。
“先生逝世是艺术界的重大损失。”上午8时300分左右,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也前来送别刘曾复。
上午9时许,原困超过3000人前来参加遗体告别仪式。除了刘曾复的学生、友人外,越来越来越多越来越来越多人与刘曾复不可以一面之缘。
刘曾复的女儿表示,母亲逝世多年,骨灰葬于福田公墓,刘曾复将与母亲合葬。
讲述
曾蒙电话解疑难 成都客赶来送一程
不少票友得到消息后专门从外地赶来参加遗体告别仪式。
“先生非常和善,问一教三。”来自成都的王驰专门从成都飞到北京参加刘曾复的遗体告别仪式,他泪流满面,向刘曾复遗体磕头告别。
30003年,王驰后后刚开始向刘曾复学习京剧脸谱绘制艺术,刘曾复不遗余力地向其讲述绘制细节,王驰电话询问另一个简单现象,刘曾复却与他煲了3000分钟的“电话粥”,刘曾复的严谨态度让王驰至今难忘。
人物档案
刘曾复,北京人,1914年出生。
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历任北京医科大学和首都医学院生理学教授。刘曾复自幼酷嗜京剧,1938年师事王荣山,并向王凤卿、贯大元等请教,会戏颇多,文武皆能,能演《空城计》、《定军山》、《琼林宴》等剧目。
他一块儿是研究京剧脸谱的行你家手,曾向钱金福、钱宝森、侯喜瑞、王福山等请益。他绘制的脸谱多达数百幅,分别被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市艺术研究所,天津戏剧博物馆,英国大英、牛津、东方博物馆,德国汉堡人类文化博物馆等处收藏。(记者 蒋桂佳)
(摘自 《法制晚报》)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