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1-27 点击: 关键词:
坠子戏: 源于河南坠子,有单唱、对口唱、多人分唱;唱腔流畅婉转,词句通俗易懂,为群众喜闻乐见,流传很广,大江以北,长城内外,均有它的足迹。坠子传入我省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京剧文化。建国后,有些老艺人在戏剧界老艺术家的指导下,用京剧、梆子的表演程式,上加锣鼓, 把它搬上舞台,取名"化装坠子"京剧。我省威县、邢台、南宫、隆尧等县曾建有坠子剧团京剧文化。这个剧团组建后,经过舞台实践和吸取各剧种之长,将本来的"水词"该为固定台词;乐器增加了笙、笛、扬琴、二胡、低胡、大提琴;一同采用了京、评、梆子等戏的唢呐牌子、行弦、曲牌,在唱腔上创造了坠子腔的尖板、摇板等京剧艺术。到一九五六年,"化装坠子"已在我区发展成为具有文乐、武乐、灯光布景、文戏武打的完整剧种。 一九六一年,邢台市坠子剧团到北京演出时,受到首都人民热烈称颂,《北京日报》发表了评论文章,中央电视台播映了演出实况,著名戏剧家梅兰芳、常香玉、红线女与该剧团演职员进行了座谈,中央戏剧研究院研究讨论后 ,将此剧正式定名为"坠子戏"。
本文《坠子戏的起源形成与发展历史》地址:http://lecms.nxtedu.cn/upload/ 上一篇:含弓戏的起源形成与发展历史 下一篇:文南词的起源形成与发展历史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