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腔的起源形成与发展历史

 2023-12-26  阅读 6  评论 0

摘要:时间:2019-01-27 点击: 关键词: 【茂腔】地方剧种。源于"肘鼓子"京剧艺术。清乾隆年间,肘鼓子传入青岛地区的胶州、胶南等地,民间艺人吸取肘鼓之长,糅进当地民间小调,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本肘鼓"京剧艺术。清咸丰年间,"本肘鼓"又与苏北的"海冒调"结合,形成了新的唱

时间:2019-01-27 点击: 关键词:

【茂腔】地方剧种。源于"肘鼓子"京剧艺术。清乾隆年间,肘鼓子传入青岛地区的胶州、胶南等地,民间艺人吸取肘鼓之长,糅进当地民间小调,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本肘鼓"京剧艺术。清咸丰年间,"本肘鼓"又与苏北的"海冒调"结合,形成了新的唱腔,称为"冒肘鼓",亦称"茂肘鼓"京剧艺术。嗣后,又吸取胶州秧歌、诸城秧歌的曲调,形成了原板、二板、反调、大悲调、快打慢唱等板腔体系。胶州、胶南、诸诚、高密等地的民间艺人,自发地组成了许多"茂肘鼓"戏班。1949年后,将"茂肘鼓"正式定名为"茂腔",其传统剧目有120余个。

本文《茂腔的起源形成与发展历史》地址:http://lecms.nxtedu.cn/upload/ 上一篇:东路梆子的起源形成与发展历史 下一篇:柳腔的起源形成与发展历史

戏曲知识新闻

  • 四平调的起源形成与发展历史
  • 贵州布依戏的起源形成与发展历史
  • 莆仙戏的起源形成与发展历史
  • 皮影戏的起源形成与发展历史
  • 侗戏的起源形成与发展历史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qzhishi/195681.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185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8323秒, 内存占用1.64 MB, 访问数据库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