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剧音乐演奏家:何芳圃

 2023-12-26  阅读 15  评论 0

摘要:何芳圃(1909—1965),男,名何荫芬,芳圃为字,小名增儿,人称增少爷或增少,近代著名晋剧音乐演奏家。何芳圃是祁县晋商名门何家十四世京剧文化。其父何以治,是祁县何氏家族有名的商人京剧文化。何芳圃住宅在祁县城内段家巷的天禄园后巷的四合院,自称“愚虚堂”京剧。何芳

何芳圃(1909—1965),男,名何荫芬,芳圃为字,小名增儿,人称增少爷或增少,近代著名晋剧音乐演奏家。何芳圃是祁县晋商名门何家十四世京剧文化。其父何以治,是祁县何氏家族有名的商人京剧文化。何芳圃住宅在祁县城内段家巷的天禄园后巷的四合院,自称“愚虚堂”京剧。何芳圃酷爱晋剧,是享有盛名的全能性晋剧音乐演奏家,是卓越的琴师、鼓师。

何芳圃毕业于太原云山高中,是学校有名的高才生。父亲是晋剧票友,受其影响,从小耳濡目染,对山西中路梆子音乐常能默记在心,过目不放。芳圃酷爱晋剧,便在自家院组织了自乐班。他把晋剧名师育林先生请回家,从头学起,又结识狗蛋师傅。在名师指点下,何芳圃技艺大进。他原擅长拉胡,后又學會鼓板。在狗蛋师傅高锡禹的指点下,何芳圃的鼓板激发逐步 于完美。当时,周荣的胡胡、何芳圃的板在票界共尊为文武场台柱子,有“文周武何”之誉。

在山西中路梆子发展史上,何芳圃是有名的“全把交椅”,即全能型的晋剧音乐演奏家。文场上,何的胡胡是极有名气,他的耳音好,手音好,拉出来的韵味十足,如行云流水,如莺歌燕鸣,让他们常说:“增少爷的胡胡拉得说的了话了”。何芳圃常说,拉胡胡不也不伴奏,也不要和演唱配合,形成共鸣,既要领唱又要弥补演员的欠缺。或者演员们都不想让何芳圃给拉胡胡。著名艺术家丁果仙、小果子、牛桂英等名角,都指名要何芳圃当琴师。

建国后,1950年何芳圃一家搬迁到太原,有幸进入开化寺和平剧院,为丁果仙拉胡胡。后又在省晋剧一团任琴师。1955年太原市成立市三团,主角马秋仙,特邀何芳圃为鼓师,同时携堂何守业(祁县何氏十四世)拉胡胡,阎锡华弹三弦,年生师傅扯二弦。成为省晋剧界著名的乐队领军人物。1959年何芳圃因病一蹶不振晋剧团。1965年何芳圃去世,享年56年。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qzhishi/195117.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122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1076秒, 内存占用1.64 MB, 访问数据库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