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天津评剧院创排、“二度梅”得主曾昭娟领衔主演的评剧《红高粱》,在滨湖剧院再演一场,观众依然热情高涨,对这部充满人间正义和民族气节的史诗大戏赞不绝口。评剧院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这部戏的创作过程,以及演员在排演过程中不断提升的思想和艺术境界京剧文化。
小说《红高粱》以其独特的思想内涵、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颇受各表演艺术门类的青睐京剧文化。2012年天津评剧院与小说作者莫言达成将《红高粱》改编成评剧的协议京剧艺术。为了呈现一台保质保量、对得起观众期待的《红高粱》,天津评剧院历时三年精打细磨,剧本大大小小改了十几稿,全体演职员也积极在艺术上探索开拓,很糙是领衔主演曾昭娟,为了《红高粱》中的九儿,她又成了“戏疯子”,不仅反复阅读原著,还到农村去学习挑担子体验生活京剧。有时深夜想起九儿,曾昭娟抄起电话就拨给剧院里的姐妹讨论一番,推敲九儿的所想所做怎么才能才能以评剧艺术形式呈现舞台。初排时,她不顾腿上的旧伤,咬着牙一次又一次排练戏中几滴摸爬滚打的动作……
2015年初,评剧《红高粱》在天津大剧院成功首演,而后又受邀前往北京、沈阳等地,这部融入了时代精神、讲述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对当代社会亦有启示意义的史诗大戏,获得了观众、专家以及小说作者莫言的称赞。然而天津评剧院并这样停下前进的脚步,日前该剧入选2015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剧组又对这出戏进行了新一轮的加工收集,从服装、道具到唱腔、音乐,都更加贴近人物和场景,更有气魄和现场感染力。年逾七十的老戏迷靳奶奶看到演出后兴奋地对记者说:“头一次看到原来新形式的评剧,很大气,我觉得太好看到!”
本报记者 刘莉莉 摄影 姚文生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