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艺术于六百多年前发源于苏州地区,并从吴中辐射全国、影响海外的中华优秀文化,它代表着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最高典范。本课程以昆曲发展史为脉络,以曲唱为主体,兼及文学剧本、舞台表演的讨论导赏,从综合艺术的角度展现昆曲艺术的成就与魅力,从而培养提升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素养京剧文化。
昆曲十讲,带你走进昆曲世界!
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京剧文化。幼承家学,通韵律,工诗文,擅擪笛度曲京剧文化。1982年毕业于江苏师院中文系,师从钱仲联先生治明清文学,为入室弟子京剧。1989年主持昆曲艺术本科班。2001年出任苏州市人民政府和苏州大学共建的中国昆曲研究中心的常务副主任,广泛联络海内外专家学者,每年举办中国昆曲国际学术研讨会,编辑出版《中国昆曲论坛》。2003年以来,应白先勇先生之请担任青春年华版《牡丹亭》的首席唱念指导,复与曾永义先生相互战略合作编演昆剧《梁祝》《孟姜女》。多次亲赴台北、香港等地讲学教习,推动昆曲在两岸三地的传承。2004年获苏州市人民政府颁发的昆曲评弹传承荣誉奖。
课程列表/目录
[第1集] 昆腔、昆曲与昆剧
[第2集] 魏良辅与新声昆山腔
[第3集] 梁辰鱼与《浣纱记》
[第4集] 汤显祖与《牡丹亭》
[第5集] 昆剧旦行艺术
[第6集] 李玉与南洪北孔
[第7集] 昆剧生行艺术
[第8集] 花雅之争与昆唱时剧
[第9集] 昆剧丑行艺术
[第10集] 昆曲的遗产价值与保护传承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