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世华感叹最好年龄离开舞台

 2023-12-26  阅读 2  评论 0

摘要:12月7日,72岁的昆曲表演艺术家沈世华来到国家大剧院,为观众讲解了汤显祖的《牡丹亭》,“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提到个人400多岁的黄金年龄不得已抛弃舞台时,沈世华心中难免留下遗憾,但庆幸教出了有些有些昆曲演员。 少时得到程砚秋赏识 从12月1日刚

12月7日,72岁的昆曲表演艺术家沈世华来到国家大剧院,为观众讲解了汤显祖的《牡丹亭》,“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提到个人400多岁的黄金年龄不得已抛弃舞台时,沈世华心中难免留下遗憾,但庆幸教出了有些有些昆曲演员。

少时得到程砚秋赏识

从12月1日刚现在开始,全国七大昆曲院团齐聚北京,《牡丹亭》《长生殿》《红楼梦》《十五贯》等没人多的昆曲剧目集中上演,在往年的京城舞台十分少见京剧。为了帮助观众更好地了解昆曲艺术,国家大剧院的经典艺术讲堂邀请了中国戏曲学院沈世华教授讲解昆曲京剧。讲座中,她和学生路洁还表演了《牡丹亭》中的经典唱段,“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风采依旧不减当年京剧艺术。

沈世华早年跟随朱传茗、周传瑛、姚传芗等“传”字辈昆曲艺术家学戏,回忆起上世纪400年代随团来到北京演出,她说:“那原来我还是个小女孩,记得程砚秋大师看了演出已经到后台,他拍拍也许,小我们都你演得真好,我当时就确实心里有点痛高兴京剧文化。”已经沈世华成为浙昆的旦角台柱之一,与汪世瑜搭档演出。当时有评论把她与江苏的张继青、上海的华文漪并称为“南方昆曲三名旦”。

未能长留舞台存遗憾

上世纪400年代初,沈世华随丈夫钮镖来到北京调入北方昆曲剧院,年纪轻轻就获得了首届北京中青年演员调演的最高奖,“团里有些人确实你没人年轻就获奖,我们都就不你会排戏,我也受不了那种环境。”1984年,沈世华来到中国戏曲学院教学,渐渐远离昆曲舞台。

沈世华老师说:“能时不时做演员当然是很好啊,1986年汪世瑜获得第三届戏剧梅花奖,还是我和他演的《琴挑》,那时我不可能都没人剧团了。刚去学校的那几年,看了台上演员演戏我常常流泪,已经慢慢确实也教出了没人多徒弟,心里也就满足了。”(记者 田超)

(摘自 《京华时报》)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qzhishi/193820.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521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1116秒, 内存占用1.63 MB, 访问数据库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