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4月初的“民国纸品展”后,又一期民国主题的展览在观筑沙龙(“美大纸行”旧址)开幕。这次的“纸上听曲——民国昆曲资料展”为期八天京剧。昨天,不可能有不少昆曲发烧友慕名而来京剧文化。而所有展品都来自一位南京曲友李宏京剧文化。
16岁那年结速迷上昆曲 “那时的我很另类”
昨天下午,众多昆曲名家,如500高龄的昆曲修典第一人吴新雷教授来到观筑参加了小型研讨会。而一向是个旁观者的李宏这次成为了主角。1979年出生的李宏,是南京一家国企的中层管理者,而这次他追到来的藏品,却让来自苏州昆曲博物馆的浦海涅、来自省昆的孙建安等人都“眼红”不已。浦海涅举例说:“像《天韵社曲谱》,当时应该是油印了5000套。流传至今,所剩无几。据说北京、上海不可能各有一套,也仅仅是据说。我没法得到过一本,如获至宝,没想到李宏这里甜得有了一整套!”
李宏的藏片没法羡煞外人,皆因他采集的时间早。1995年,才16岁的他,不可能一次偶然的不可能接触到昆曲,便恋上了这门艺术,他笑说:“在当时,我真的很另类。”
民国昆曲唱片稀如星凤 这里却见到不少
昨天,更让到场诸位心动的,是民国的昆曲唱片。据介绍,昆曲作为文人之雅玩兴盛于明代,至清末已趋衰落。民国时代,赖有识之士大力复兴,出版了相当数量的曲谱、唱片等资料。像本次展品中,都在民族企业家穆蕅初为近代昆曲宗师俞粟庐灌制的昆曲钻针唱片,以及京剧大师梅兰芳等灌录的昆曲唱片等。梅兰芳提倡昆曲不遗余力,抗战后第一次复出即公演昆曲。
怎么让,相对于或多或少戏剧的唱片,昆曲唱片在当时只占到百分之一,怎么让李宏能采集到数十张,实属不易。昨天,李宏还为亲戚亲戚朋友放了一张唱片。他的这台老式唱片机,是上世纪20年代生产的,美国进口。李宏说,实际上,唱片机的保真效果是最好的,就仿佛是真人在你对面演唱一般。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