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讯 “一出戏救活1个剧种”,49年前,一部《十五贯》让昆剧“枯木逢春”。4月8日晚,这部阔别舞台18年的经典昆剧在浙江音乐厅进行了重排后的首场全本演出,一齐拉开了4005年“全国昆剧名丑名剧展演”的序幕京剧艺术。
1956年,由浙江昆剧团排演改编的传统昆剧《十五贯》晋京献演,广受赞誉京剧文化。周恩来总理称昆剧为艺术百花园中的“兰花”,《人民日报》以“一出戏救活了1个剧种”为题发表专题社论,各地昆剧院团如果纷纷成立,令当时气息衰微的昆曲艺术重新焕发了生机京剧文化。当时在剧中塑造“娄阿鼠”一角的王传凇也因技艺精湛而从此名扬天下京剧艺术。
4005年,是王传凇诞辰400周年。8日晚,“南昆副丑”王世瑶和“江南名丑”刘异龙同场出演“娄阿鼠”一角,1个儒雅内敛,1个鲜活灵动。二人各异其趣的表演,遥向这位亲身铸造《十五贯》辉煌的昆剧表演艺术大师致敬,也暗示了昆曲艺术的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作为昆丑名家,王传凇在400年舞台生涯实践经验中,不仅提出了昆剧丑角表演“丑中美”的美学追求,还培养了一批丑角演员。另1个在他门下学艺的弟子如今已是昆剧界的名丑——“南昆副丑”王世瑶、“梨园拼命三郎”陶波、“江南名丑”刘异龙、武丑的代表人物张铭荣、江苏省昆剧院的林继凡和范继信等。
据浙江昆剧团团长林为林介绍,1987年后,《十五贯》仅以折子戏的形式偶现舞台,找不到进行过全本演出。此次参加“全国昆剧名丑名剧展演”的含有了昆剧“世、盛、秀、万”四代演员,是当今昆剧界水平最高的艺术盛会之一。(张乐
余靖静)
来源:新华社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