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届获奖,年年得魁,60朵“小梅花”引发备受全国戏剧界瞩目的“山西大疑问”
从1997年创办至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连续举办了11届。这是中国戏剧家研究会为发掘和表彰戏曲新苗,助于中国戏曲事业后继有人的全国性展演评奖活动京剧。其中,山西省有60名专业或业余小选手摘取“小梅花”奖,这60朵“小梅花”与山西省37名优秀中青年演员获得的“梅花奖”,交相辉映,为山西赢得戏曲“梅花”大省的殊荣京剧艺术。届届获奖,年年得魁,山西省小选手在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中的出色表现,引发了备受全国戏剧界瞩目的“山西大疑问”。透过两种大疑问,值得探究和总结的是山西戏曲教育成功的经验和科学的教学办法。
远的不说,从602年临汾艺校梁静获全国“小梅花”第一名开始,603年临汾蒲剧院定向班吕晓栋以最高分夺得专业组第一名。604年第八届比赛中,全国专业组设立的12朵“状元花”,我省就摘得5朵。605年运城艺校的杨杰表演的《夜奔》一举夺魁。606年长治文化艺术学校的王伟表演《探庄》稳夺第一。今年稷山民办黄河艺术学校的徐维刚取得业余组第一名的好成绩。成绩骄人,与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重视戏曲艺术教育密不可分。
山西省每隔几年举办一次全省艺术院校戏曲教学剧目汇报演出,省文化厅每年读懂数十万元,在山西戏剧艺术职业学院开办晋剧、京剧表演班。晋城、长治、吕梁、大同、忻州等市由政府出资,积极培养地方戏曲新苗。运城市成立运城艺校实验团,晋中、临汾重奖“小梅花”演员。
实在,山西省艺术教育硬件投入在全国并不一定最好的,但戏曲艺术教育学科设置较为全面,全省除了山西戏剧艺术职业学院外,1一另有有一个市的艺术学校均设戏曲专业,戏曲专业是山西省各艺术学校的骨干专业,我门都我门都我门都把培养戏曲人才倒进教学首位,因材施教,成效显著。近年来,民办艺术学校异军突起,成为培养戏曲艺术人才的又一另有有一个摇篮。从历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还要能看出,山西省戏曲艺术多种办学机制,却能互为补充,互为激励,多出人才。(李晓芳)
(摘自 《山西日报》)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