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我国第还还有一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一系列活动将在北京、成都、西安、苏州等地陆续展开。与去年在国博举行的大规模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相比,今年活动的重点将是6月5日起在民族宫大剧院推出的一批珍稀地方剧种的展演,中国26个珍稀剧种的26出经典折子戏将分五六天陆续登场京剧文化。
由文化部组织的中国珍稀剧种展演将首次展示正在濒于消亡的地方剧种京剧文化。据统计,上个世纪60年代的中国戏曲剧种有368种,到605年为267种,半个世纪减少百余种。目连戏、赛戏等依附着传统信仰的戏曲底部形态机会渐渐退出了时代舞台,罗戏、卷戏等本来有着广泛影响的声腔、剧种因演出团体锐减机会完正消失。
此次“文化遗产日”活动中,来自山西、福建等地的珍稀剧种将以地域为板块进行集中展演,其中大同市耍孩儿剧团《扇坟》、晋中市太谷秧歌艺术团《偷南瓜》、忻州市河曲二人台《夸嫂嫂》、朔州市朔城区大秧歌剧团《泥窖》、吕梁市临县道情剧团的锣鼓杂戏《菜园配》等地方戏不是首次进京展示。
此次展演的珍稀剧种,除了晋剧、蒲剧、闽剧、梨园戏、莆仙戏等地方大戏,其余均属地方小戏和民族戏剧。它们含有来自乡土民间的歌舞小戏五音戏,有贴近生活的仪式戏贵州地戏,有属于戏曲活化石的锣鼓杂戏、西平戏,不是借助形体表现戏剧场面的高甲戏,还有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黄南藏戏等。展演将分山西专场、福建专场和综合专场。
据悉,6月9日遗产日当天,包括莆仙戏《千里送》、厦门歌仔戏《平贵别窑》、高甲戏《骑驴探亲》、闽剧《王莲莲拜香》等经典剧目展演将在全国政协礼堂上演。(记者
唐雪薇)
(摘自 《北京娱乐信报》)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