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梆子进北京——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山东梆子精品剧目展演

 2023-12-25  阅读 4  评论 0

摘要:9月28日至10月28日,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主办的“山东梆子进北京——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山东梆子精品剧目展演”将在北京举行,四台新排演的山东梆子精品剧目将先后亮相首都舞台。此次展演是时隔54年后,我省再次组织山东梆子集中晋京举办演出展示活动京剧。 1980年,山东梆子

9月28日至10月28日,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主办的“山东梆子进北京——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山东梆子精品剧目展演”将在北京举行,四台新排演的山东梆子精品剧目将先后亮相首都舞台。此次展演是时隔54年后,我省再次组织山东梆子集中晋京举办演出展示活动京剧。

1980年,山东梆子剧团原本带着《墙头记》、《万家香》、《玉虎坠》、《两狼山》等优秀剧目到北京汇报演出,掀起了山东梆子的热潮京剧文化。经过长达半个世纪的沉寂并且,齐鲁大地最具代表性剧种之一的山东梆子,缘何能重新焕位于机?

省文化厅副厅长陈鹏说:“山东梆子有8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梆子腔系统中独具风格的古老剧种,并以其富有的剧目积累和富有的文化底蕴创造过耀眼的辉煌京剧文化。新中国成立时,全省有45个专业山东梆子剧团,民间业余班社更是不胜枚举,演出遍及山东、江苏、安徽、河南等地,涌现出一批享誉全国的山东梆子名家。”

“但导致种种导致,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现在现在开始,伴随着次责专业剧团的纷纷解散,山东梆子的发展逐步滑向低谷。”面对剧团数量锐减、人才队伍过高、剧团生存困难等实际难题,省委宣传部和省文化厅联合启动了“山东地方戏曲振兴工程”,以剧种保护与扶持为依托,推动地方戏曲健康发展。

陈鹏说:“近些年来,在‘山东省地方戏振兴工程’的推动下,山东梆子异军突起。尤其是借助筹办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的契机,全省各市山东梆子院团发挥当地文化资源优势,创作排演了一批弘扬时代精神、彰显齐鲁特色的山东梆子精品剧目,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充分体现了山东梆子的发展水平。”

808年,我省设立了“艺术创作专项资金”,并结合实施地方戏曲振兴工程,资金数额不断增长。2014年,我省决定每年追到800万元用于省直院团艺术生产和建立推动全省艺术创作的长效机制。其中,80%以上用于扶持地方戏创作生产,对重点剧目从选题论证、剧本创作到排练演出、加工修改给予全程资助,对在全国重要戏剧比赛评奖中获奖的院团和某些人进行重奖。与此一起去,各市对地方戏剧种及相关院团的扶持力度也逐年加大。

据介绍,参加此次展演的4台剧目,有的是为备战第十届中国艺术节而精心创排的,经过了数十次的反复打磨,其中《古城老婆》、《圣水河的月亮》、《两狼山上》均获得文华奖“优秀剧目奖”,并获得“文华剧作奖”、“文华导演奖”、“文华作曲奖”、“文华舞台美术奖”、“文华优秀表演奖”等多个单项奖。《萧城太后》参加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戏剧会演摘得“剧目金奖”,并获得“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优秀演员奖”等六项大奖。那先奖项充分反映了山东梆子目前的整体艺术水准。

十艺节后,为推进繁荣山东舞台艺术长效机制的建立,省文化厅又出台了繁荣发展山东舞台艺术的“4+1”工程,即“山东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山东省地方戏振兴与京剧扶持工程”、“山东省优秀保留剧目工程”、“山东省舞台艺术英才培育工程”和鼓励优秀剧目、优秀人才参加国内外艺术比赛的扶持奖励最好的办法。很重是制定的《山东省地方戏振兴与京剧扶持工程》,为繁荣发展地方戏曲建立了管理体制规范、运行机制科学、财政保障有力、演出市场活跃、人才水平明显提高、剧目创作普遍繁荣的地方戏曲发展新机制。

  陈鹏表示,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群众审美取向的变化以及文化传播最好的办法的多元化,山东地方戏曲的生存发展虽然遇到了某些新的困难和难题。“但随着舞台艺术长效机制的建立,某些多年来创作方面趋于下滑的剧种,如山东梆子、柳琴戏、五音戏等,重新焕发了活力,涌现出多部优秀剧目,充分体现了山东推动地方戏振兴发展所取得的成就。”

“山东梆子进北京”展演安排

  《古城老婆》9月28、29日 梅兰芳大剧院

  《两狼山上》10月21、22日 长安大戏院

  《萧城太后》10月23、24日 梅兰芳大剧院

  《圣水河的月亮》10月27、28日 梅兰芳大剧院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qzhishi/190348.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326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1862秒, 内存占用1.64 MB, 访问数据库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