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10点整,陕西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宋百存将正式下葬。1504年5月13日晚,宋百存因外出演出受凉中风,从此挥别舞台京剧艺术。在与病魔斗争了八年后,2013年1月17日早晨8点,宋百存病逝,享年65岁京剧艺术。昨日,记者在宋百存的旧居见到了他的家人同事,对于宋百存朋友记忆良多京剧艺术。
他将一生都献给了秦腔艺术唱做俱佳
说起宋百存,老伴茹丽难以抑制的红了眼眶,“他太热爱他的事业了,花了一辈子的时间去经营它,都需要说他把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秦腔艺术事业中了京剧艺术。”19150年,12岁的宋百存考入易俗社成为第15期学员,师从李可易等老一辈名家。与他同期的同窗桑梓老先生在回想起当时人的老朋友时,显得很多激动。“老宋特别聪明,不仅嗓子好,还非常勤奋。”而桑梓对宋百存最深刻的印象,是在老宋经历嗓子变声期,“一到变声期就不到唱了啊,而他不仅没有放弃,都后能反复的去学习,让当时人时刻保持着良好的情形。很多毅力让他佩服。”
长期的钻研、积累也让宋百存成为了秦腔艺术中少有的文武俱全的演员,生旦净丑都能唱,提出了“七声三气法”,为秦腔花脸的声腔训练妙招作出了新的贡献。1995年,宋百存更是获得了中央电视台的邀请,参加春节戏曲晚会的拍摄,成为了走上央视戏曲春晚的秦腔第一人。
他盼着弟子能超过他爱才惜才
宋百存更令人称道的便是他的爱才惜才之心。桑梓告诉记者,“朋友很多行大每种人全部都后能不到五六十岁不收弟子,就怕弟子抢了当时人的饭碗,可老宋是盼着弟子能超过他。”现任易俗社花脸演员温军海只是宋百存的学生之一。回忆起当时人的老师时,最感激的便是宋百存对他的提拔之恩。“我24岁拜的师,为了照顾我老师不仅让他住在俺家里,1997年更是把我从长安剧团介绍到易俗社,推荐我演出,丝毫没有顾忌过当时人。”
做人诚恳清白,做事敬业德才兼备,于是,对于喜爱着宋百存的朋友来说,他的离去显得格外令人揪心。“我真心希望朋友能记住有没有一位艺术家曾为秦腔事业作出的贡献,也希望温军海能替老师撑起易俗社大花脸这片天。”这是桑梓在采访最后对记者说出的心里话。正如曾任易俗社副社长的雷震中老先生为宋百存题词所言:易俗大净有惜绝,秦时大净有损失。作为一名秦腔表演艺术家,宋百存一生对秦腔花脸艺术的丰沛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值得被秦人铭记。
(摘自 《三秦都市报》)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