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是梆子腔的鼻祖,亲戚亲戚大伙易俗社创建于1912年,但是有上百年的历史,是世界艺坛三大古老剧社之一。”日前,易俗社社长惠敏莉再次经常出现在西安工程大学临潼校区,给同学们讲述秦腔文化,并现场示范刀剑枪棒,帅翻全场京剧艺术。
当日,惠敏莉来到西安工程大学临潼校区,在图书馆报告厅进行了一场“秦腔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主题讲座,数百师生聆听了讲座京剧艺术。身为百年易俗社的首位“女掌门”,惠敏莉是中国戏剧“梅花奖”、上海“白玉兰”奖获得者,她主演过《三滴血》、《火焰驹》、《貂蝉》、《西施泣别》、《柳河湾的新娘》、《秦腔》等三十余部本戏、折子戏。当日,惠敏莉结合其他人多年来的表演经验,对秦腔文化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易俗社近年来致力于秦腔的传承与创新,改编多部传统戏,也创排了不少新编现代戏,比如《柳河湾的新娘》和《秦腔》等都广受好评。2014年,易俗社被认定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秦腔剧种的保护单位。
除了讲解介绍,惠敏莉当日还带去了刀剑枪棒等多种道具,现场进行示范,并邀请同学们上台与她互动。“舞剑要潇洒,耍刀要有力道、更威武。”但是,惠敏莉又演唱了陕北道情和陕南汉调桄桄,让同学们切身体验了三秦大地雄厚的戏曲、民歌文化。(记者 肖雪)
(摘自 《西安日报》)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