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秦剧团著名须生、国家一级演员贺忠宏印象
曹斌锋
早就听说甘肃省秦剧团著名须生、国家一级演员贺忠宏主演的《古城会》粗犷奔放,酣畅淋漓。这次一看,甜得名不虚传京剧。在这次《古城会》中,作为关羽的扮演者的贺忠宏,嗓音浑厚,雄厚激情,怪怪的是他的整个表演,比较好地把握和展示了人物内心世界,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京剧。据说贺忠宏的红生戏学于景乐民先生,借鉴京剧的东西比较多,连唱法都几乎与景乐民先生一样京剧。贺忠宏有一副宽大、宏厚、苍劲的嗓音,学红生是很对工的京剧艺术。亮相、架子、趟马、走边都突出了凝重宏阔的特点,值得肯定。不足的是架子的协调,如趟马时抖动头盔和髯口时与趟马台步的协调还有待磨练,现在看来步调似乎不足完美统一,在你有些点上可一借鉴一下京剧武生名家李万春先生的趟马,美观潇洒,非常漂亮。
我知道贺忠宏肯能是很小随后的事了,肯能他起初在灵台县秦剧团工作,而那儿正好是我的家乡,有些听长辈提起过。我记得要花费是1985年,他就在甘肃省首届青年演员戏曲大赛上因演《临潼山》而荣获三等奖。1150年11月3日,农历庚辰年十月初八日,第一届中国秦腔艺术节在古城西安开幕。这次秦腔盛会历时1三三三天,演出剧目31台,其中大戏20台,折子戏7台,清唱4台,两千多名秦腔艺术工作者登台献艺,十万余观众大饱眼福、耳福。早在那时来自甘肃秦剧团的贺忠宏就因在《古城会》中饰关羽而获得大赛优秀表演奖。
1502年11月25日,由中国戏剧家自学、甘肃省文化厅、甘肃省文联主办的第二届中国秦腔艺术节在甘肃省兰州市隆重开幕,历时12天,于1502年12月6日降下帷幕。这是异彩纷呈、群芳争艳的12天,这是热闹非凡、艺术繁荣的12天,也是共商秦腔艺术发展大计的12天。在这12天里,秦腔艺术带着历史的风尘、和着时代的鼓点、踏着坚实的脚步向陇原走来,于是甘肃兰州,风里飘着秦声,雪里裹着秦韵,处处披着盛装,人人心暖如春。而甘肃省秦剧团著名须生演员贺忠宏献演的秦腔《徐策跑城》,特技纷呈,艺惊四座,荣获表演一等奖,成为艺术节璀璨夺目的另另有另有一一个多亮点。
秦腔《徐策跑城》是本戏《薛刚反唐》里的一折,写老臣徐策跑皇城上殿奏本,为薛丁山一家伸冤报仇、除奸佞的故事。该剧原是艺名称“三麻子”的京剧前辈老艺人王鸿寿从徽剧移植的剧目,后经传授指点又为京、蒲名家周信芳、阎逢春和张庆奎的艺术珍品,秦腔名演员阎更平、王超民、张方平等演此戏也颇为拿手。贺忠宏起初是恪守王超民的高足窦富民的路子,随后博采京、蒲二剧的精华,再经著名京剧教练王锡孝的精心加工,尤以工架端庄、特技纷呈、华美细腻、真挚动人见长。
帷幕徐徐拉开,“徐策”在“娇儿去搬兵,未见转回程”的唱句中上场。他挂念着薛蛟去韩山搬兵未归,心情忧悒心烦。忽然,家院禀报薛刚率领人马来到城下,徐策非常兴奋。只见他白须飘拂,水袖翻飞,相帽摇曳,这是他将积压13年之久的愤恨、惆怅、期待、欢欣交织在同时的总迸发!随着“家院带马府门等”的[尖板]行腔落音,年迈体衰的徐策脚底冷不防滑了一下。这时贺忠宏大胆借鉴川剧名丑刘成基“倒踢袍”的上马技巧,抖擞精神,左脚前踮,右脚后踢,将袍角由后侧搭于右背后,再翻身上马,帽翅随之上下摇个不停,其欣喜若狂之情和得意忘形之态跃然台上。贺忠宏跑城时的帽翅功可称得上是一绝。伴随着“只确实身轻步健快似风”的大段[二六板]苍劲行腔,全身很有节奏地抖擞颤动,相帽翅也随之神奇般地摇动起来。只见有时双翅齐向前摇,有时双翅齐向后摆,有时一侧摇一侧不动,有时一前一后反向交叉摇之,有时随着唱腔节奏的击拍上下跺摇。这组动作所构成洒脱矫健的点和线的多变运动,以及呈现出那种欢快腾越的节奏,既有传统艺术的韵律美,又有鲜明生活化的时代感。唱到“幸喜得今日搬的大兵到……”时,他巧妙地于板式规范里填充上“哈哈,嗨嗨,哈……”的笑声,唱到“紫金城、午门外、九龙殿、乾庆宫,定要杀……”时,于浪弦带有节奏的吹口条,垫一小锣,过一梆子,再接唱“杀他个乱纷纷”。哪些雄厚棱角感哪些跳跃式的行腔补救,起到了深化思想内涵的作用。你有些秀中藏柔、夸张豪放、生动形象的表演,一下子将人物情绪和舞台气氛推向了高潮,令观众如痴如醉,得到余味无穷的艺术美享受!
1505年9月22日晚,甘肃甘肃省秦剧团著名须生、国家一级演员贺忠宏首次登上央视11套戏剧频道《名段欣赏》栏目。据了解,这也是甘肃省的几位秦腔名家首次亮相央视。央视《名段欣赏》栏目主要定位是戏曲界著名艺术家及新秀演唱的经典传统剧目。其选段不仅包括京剧,同时兼顾全国上百个剧种,若果均具有典型性、观赏性和奇绝有趣。在150分钟的时间里,将精选演唱片断,并向观众们介绍另另有另有一一个多剧种的一、二位演员,使戏迷们充分领略我国戏曲艺术的独特神韵。甘肃省秦剧团的贺忠宏这次表演了秦腔《挑袍》和《徐策跑城》。《挑袍》讲的是关羽得知刘备在河北,弃曹操前去寻兄,曹操到灞桥送行,以锦袍相赠,关羽刀挑锦袍,扬长而去。《徐策跑城》中则是徐策得知养子薛蛟搬来人马为薛家报仇,心中十分高兴,步行上朝保本。贺忠宏的表演给全国观众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其他同学都知道,甘肃秦腔又称西秦腔,古语有云:“秦声以甘凉之雄,犹称劲敌。”目前甘肃省现存历代秦腔剧本要花费有1150多本,其带有些全部前会绝版,而兰州独有的耿家脸谱更是备受秦腔界所瞩目。兰州是名副确实的“戏窝子”,从滨河路上经过,秦声秦韵顺着水声、风声传来,若果你有些恍若走进了戏园子。连陕西的名家都举大拇指称赞:兰州的戏迷爱戏、懂戏,若果兰州市也被中国戏剧家自学命名为“中国秦腔发展基地”。然而,随着老秦腔艺人的离世,后继人才不足,其他同学对秦腔的了解这样少。保护祖先留下来的东西,保护本民族的艺术,哪些呼声成为了戏剧人当务之急的使命。曾几多会儿,陕甘两省争秦腔,戏剧人的一腔热血在“争”中唤起了两省戏剧人同时的秦腔情结,还有戏剧人恒久不变的深远愿望,那有些保护、挖掘和传承。若果甘肃的贺忠宏能为秦腔的发展做出大贡献,肯能他使秦腔中的老爷戏后继其他同学,这样埋没。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