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敏莉代表建议:打造易俗社秦腔艺术街区

 2023-12-25  阅读 5  评论 0

摘要:“古都西安具有十三朝帝都的历史禀赋,在西安众多的历史文化宝藏当中,作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秦腔,是陕西的精神旗帜和原始图腾。”陕西省人大代表、西安秦腔剧院易俗社社长兼党支部书记惠敏莉建议,在西安打造易俗社秦腔艺术街区京剧文化。惠敏莉认为,打造易

“古都西安具有十三朝帝都的历史禀赋,在西安众多的历史文化宝藏当中,作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秦腔,是陕西的精神旗帜和原始图腾。”陕西省人大代表、西安秦腔剧院易俗社社长兼党支部书记惠敏莉建议,在西安打造易俗社秦腔艺术街区京剧文化。

惠敏莉认为,打造易俗社秦腔艺术街区(含易俗社秦腔艺术博物馆)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对百年易俗发展史和秦腔艺术的挖掘整合、抢救保护和传承发展的并肩,对于彰显和提升三秦文化的典型性、弘扬祖国传统文化、扩大西安文化名城影响等尤为重要京剧文化。

“目前,秦腔剧院仅能通过易俗社资料展陈馆对外展示百年来秦腔发展的历史沿革及文物资料,不论是从场馆区域划分、史料保存的展示空间与环境,还是现场参观讲解、访客接待等方面都受到很大限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传承发展和弘扬造成了制约和影响京剧艺术。”惠敏莉说。

她表示,为持续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秦腔剧院将积极响应打造易俗社秦腔艺术街区的号召,目前正与相关部门对接筹划,建设中有易俗社秦腔艺术博物馆在内的易俗社秦腔艺术街区。

“整体项目将遵循传承经典、弘扬文化,推陈出新、秦韵心声,文化复兴、文化惠民的改造思路,致力于打造属于西安人民的综合性精神文化高地。”据惠敏莉介绍,将把易俗社秦腔艺术街区塑造成为中国戏曲文化中心,成为对外展示上下五千年古老关中珍贵文明宝藏的城市之眼和文化遗产宝库,形成到西安必去易俗社的新旅圈。(记者/赵辉/康乔娜)

(摘自 《西安晚报》)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qzhishi/189277.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207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7727秒, 内存占用1.64 MB, 访问数据库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