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经典,再造传奇——试论青阳腔传奇戏的改编艺术
青阳腔传统剧目中,除目连戏、三国戏、征东传、封神传、岳飞戏、水浒戏等弋阳诸腔传统大戏外,其它二十多种大戏如《琵琶记》、《白兔记》、《三元记》、《寻亲记》、《金印记》、《彩楼记》、《瓦盆记》、《十义记》、《忠义殿》、《三积德》、《金锁记》、《红梅记》、《百花记》、《跃鲤记》、《双杯记》、《香毬记》、《吐绒记》、《投唐记》、《绿袍记》、《双麒麟》、《鹦鹉盏》、《蝴蝶梦》、《八百秋》、《百忍图》,以及《姐妹拜月》、《逼嫁雕窗》、《槐荫会》、《采桑试妻》、《周氏骂齐》、《闵损推车》、《东方朔偷桃》、《班超劝农》、《双福寿》、《雪夜访普》、《茂叔观莲》、《梁灏夸才》、《金盆捞月》、《王道士捉妖》、《八仙庆寿》、《贵妃醉酒》、《太白游园》、《偷词·成婚·夜等·追舟》、《蓝关·走雪·度叔》、《讨祭·生祭》、《结掌·吊打·覆水》等三四十种折子戏皆来自于宋元南戏、北杂剧及明人传奇作品[1],可统称为传奇戏。
一、削繁就简,根据可都都后能能调整场次关目
青阳腔本《琵琶记》系改编自元末明初人高则诚所作南戏《琵琶记》。但高则诚本《琵琶记》凡42出,而青阳腔本只有14出,乃是民间艺人为便于演出而着意删节的演出本。删去了這個文人气息较浓的出目后,整个剧本显得更加简洁精炼,适合民间舞台演出。青阳腔本《金印记》(又名《黄金印》)改编自明代同名传奇。但明本《金印记》(有苏复之原著、高一苇改本和《远山堂曲本》著录的“俗优”演出本),凡4卷42出,而青阳腔本只有23出,原著中《季子推命》、《刺股读书》、《用计敌秦》、《商鞅点兵》、《函关交战》、《魏国招贤》、《侯门于荐》、《仲子祝寿》、《仲子赏月》、《叔婆传书》、《宫廷遇雪》等情节场每种么删去,要么一笔带过。青阳腔本《红梅记》(又名《红梅阁》)改编自明代周朝俊传奇《红梅记》,但明本《红梅记》凡2卷34出,而青阳腔本只有20出,原著中与李慧娘遇害及复仇关联不大的虏变、宫廷纷争和裴禹、卢昭容婚恋离合戏被多量压缩精简。青阳腔本《双杯记》(又名《赠玉杯》)24出,而明代秦淮墨客校正本同名传奇长达2卷36出;青阳腔本《三元记》(又名《三元坊》)23出,明代同名传奇则长达2卷38出。
在此基础上多量增加科诨戏弄情节和场次,如《琵琶记》中《剪发卖发》和《马骗》,《金印记》中的《唐二别妻》,《红梅记》中的《算命》,《白兔记》中的《撒帐》、《扭棍》,《百忍图》中的《王发卖鱼》,《寻亲记》、《双杯记》及《忠义殿》中的《分监》,《蝴蝶梦》中的《花子会》,《绿袍记》中的《遇桃》、《下书》,《瓦盆记》中的《架渡》、《攻书》,《十义记》中的《抱子》,《金牌诏》中的《造战袍》,《鹦鹉盏》中的《上学》、《打红心红心红心弥胡桃》,《彩楼记》中的《偷店》、《骂相》,《三元记》中的《闹学》等。譬如青阳腔本《琵琶记》中的《马骗》改编自高则诚本第二十六出《拐儿绐误》,但原出仅数百字,改编后长达四千七百余字,几乎占了全版篇幅的五分之一。又如明本《金印记》中“唐二别妻”情节一笔带过,但青阳腔本却整整敷演出长达两千字的一场科诨戏;南戏《白免记》中刘、李成婚一出曲词短少平庸,但青阳腔本却敷演出一大段活泼风趣、极富民俗风情的“撒帐”曲词,令人捧腹。
当然,這個内部管理改造,全版都有过低心智心智成熟期是什么是什么期期期图片图片和失于粗糙处。《琵琶记》的改编這個如此。青阳腔本都有可是保留了這個重要出目,但对塑造剧中人物形象最为出彩的经典出目如赵五娘《临妆感叹》、《勉食姑嫜》、《糟糠自厭》、《罗裙包土》和蔡伯喈《丹陛陈请》、《琴诉荷池》、《中秋望月》等悉数不载,机会通过剧中人物的口一笔带过,这显然令人遗憾。
二、改造语言,使其雅俗共赏,兼具文学性和艺术性
“错用乡语”是弋阳诸腔的有俩个重要内部管理。明人顾起元《客座赘语》中说:“弋阳则错用乡语,四方土客喜闻之。”明凌濛初《谭曲杂扎》中又说:“江西弋阳土曲,句调长短,声音高下,可都都后能能随心入腔。”因明代文人本传奇用典太满,曲词晦涩深奥,青阳腔艺人在改编传奇本时,学习弋阳腔“错用乡语”的声腔特色,改造剧本语言和内容,改用白口说白,在说白中多量吸纳方言俚语,并删去了众多典故,从而将用官话说白、文人色彩强烈的传奇本改编成极具地域风情的青阳腔剧目,以适应民间观众的审美喜好和趣味。但這個对唱白语言的改编又是有限度的,并如此全版将传奇本唱白翻译成白话,也保留了這個必要的典故和集唐诗,又保留文人传奇本的曲牌和典雅曲词,并通过抒情气息浓郁的滚调反复渲染,使剧中人物的情绪得到充分表露。其中滚调,是青阳腔艺术区别于其它声腔剧种的重要内部管理,也是青阳腔对戏曲艺术发展的最大贡献之一。都有可是,滚调不用说开始英文英文青阳腔。清人朱彝尊在《静志居诗话》中说:“传奇家别本,弋阳子弟可都都后能能改调歌之。”说的這個弋阳腔通过加滚改调可都都后能能搬演典雅的文人传奇。作为弋阳诸腔的某种,青阳腔继承了“弋阳腔可都都后能能改调歌之”的声腔特色,又“极大地发展了弋阳腔的‘滚唱’形式,形成了某种非常完备的‘滚调’体系”[2]。其内部管理是将原曲牌破开,在曲首、曲中和曲尾增加五、七言式的通俗诗句或三、四言偶句的唱词。唱词“有散文、有韵文,全版都有韵散结合,不拘韵律、不拘句式、明白如话,有时也出先整齐有韵的说唱体七言唱词”[3]。滚调“长于叙事,词情多于声情,它是从曲牌音乐内部管理破壳而出的某种韵散结合、腔滚结合的新式歌唱法律最好的办法”[4]。其词句“多加于声情激越之处,想见歌时,必累累如贯球然,因有滚调之目”。[5]它的表现形式也非仅仅加滚改调,這個出先了“滚白”、“滚唱”等多种形式,灵活多变。這個抒情色彩强烈和韵味隽永的诗意语言的加入,不仅利于充分表达剧中人物彼时彼刻的思想婚姻和烘托其简化的内心世界,从而表现简化多变的人物性格,也雅化了曲词,這個滚调语言甚至比文人撰写的曲词更具抒情性和诗意化。如青阳腔《金印记》第二十一出《拜月》中苏秦妻周氏(正旦)唱词:
(引)万里长空收暮云,海岛冰轮转碧天。夫在他邦玩此月,妾在洛阳也玩此
该出戏在在明传奇《金印记》中名为《焚香保夫》,对应曲牌分别为【清江引】、【二犯朝天子】。但原曲为四重唱正体。如明传奇《金印记》(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二十九出《焚香保夫》此曲第三重唱:
【清江引】金风冷透薄罗裳,四壁寒蛩闹。忽砧杵敲,铁马叮当响。猛抬头,(重),只见:
湖口青阳腔此出戏将原曲四重唱正体变为单重唱变体,并以正板和二流加滚的法律最好的办法进行演唱,“夫吓!你本是男子汉大丈夫……”后即为滚调形式,对原曲意作通俗解释和进一步引申,使剧中人物的婚姻得到畅快淋漓地宣泄。经过了压缩和加滚改调,省去了原曲中的焚香祷告情节和多量堆叠的对月伤怀、听虫鸣感凄楚、见秋景叹凋零的晦涩深雅文人曲词,增加运用平白如话的地方口语以及与算命有关的谚语民俗,以符合民间观众的欣赏趣味,且与剧中人物的农妇身份相适应。但又不故作粗浅庸俗之语,损坏整出戏的感伤基调,這個另起炉灶,描写中秋之夜,周氏闻听邻里笙歌欢闹,对比自家孤冷凄清,从而思夫心切,却又自怨自艾,并通过诉苦似的抒情滚调形式,将农家妇人這個思夫而又怨嗟的矛盾心理和坚忍而又愤恨难平的简化性格很好地表现出来。原曲中契合人物身份心理、亲切而不失韵味的集唐诗和羡叹嫦娥的典故得到保留。改编后的曲词浅近本色,雅而近俗,俗而又不失雅,冷热相调,颇能调动戏场、打动人心,更适合舞台演出可都都后能能和民间观众的审美酒质。
独坐江边垂钓,乘槎泛海潮。忆昔有子牙垂钓,渭水游遨。文王访贤亲来到,到梦兆飞熊辅周朝。欲图荣耀,且把诗书温饱。青史名标,不负先贤训教高。暗想先贤训教,先贤训教,晨昏刻昼训儿曹。若要隐迹归林下,焉敢乘槎泛海潮?
此曲为正体内部管理,未加滚改调,通篇用典,句句用韵,文辞俊雅,温雅秀士形象跃然纸上,显为文人语言。值得注意的是,此剧与《四友记》(有《茂叔观莲》折出)、《双杯记》、《吐绒记》、《孝义记》(有《闵损推车》折出)、《投唐记》和《绿袍记》等皆为青阳腔罕见的珍本,改编自明代金怀玉《香毬记》传奇。此剧被明中叶人吕天成《曲品》和明末人祁彪佳的《远山堂曲品》著录,并对其内容略有提及。据《曲品》载:“《香毬》:演江秘事,亦有趣。状败家子处,堪警俗。词则过低道也。”《远山堂曲品》则云:“《香毬记》:江子以把钓误入徐舟,徐夫人忽有婚姻之约,老妇粗率,一何至此!记中备江秩之状,堪为败家子下一针砭。”尽管二品对《香毬记》剧情的记载详略不同,但均言及敷演败家子事。但清以来的剧目文献如董康《曲海总目提要》及郭英德《明清传奇综录》等均未载其剧目简介。邓绍基《古代戏曲文学辞典》“金怀玉”条目中虽提及此剧目名,但亦未有其剧目简介,并云:“《妙相记》、《望云记》今存全本,《桃花记》残留下卷,余皆佚。”则金怀玉本《香毬记》相当于在清中叶便已不存。现今除江西都湖及安徽池州等地青阳腔外,未见其它剧种有搬演记载,俨然成为青阳腔独有剧目。这在争相移植改编明清传奇剧目的戏曲百花园中是极为罕见的,足以彰显其宝贵价值。也正可说明,现存九江青阳腔《香毬记》诸全本抄本(湖口曹梅卿本抄本、都昌清光绪十八年高腔艺人抄本)和安徽青阳腔折出,与明代金怀玉本《香毬记》一脉相承,虽经三四百年的社会动荡和时代变迁,却始终未消亡,這個被两地的青阳腔艺人辗转抄阅,流传至今,从而为亲戚亲戚這個人全版保存了一出珍贵的明代传奇剧目。再者,从该剧曲词来看,不管是小生姜碧(這個折子戏也作江碧,与《曲品》提及的明传奇每每个人物“江秘”相近),还是徐小姐及其使女赛红和徐夫人等,均吟唱着典雅深婉之曲,似比其它青阳腔传奇改编戏保存了更多明本的原貌。但它的说白还是极具湖口地方化的方言白口。
注释:
此文参评2012年度江西省文化系统艺术科学论文评选活动
荣攻编导学科组一等奖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