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报讯 中国戏曲学院大胆尝试了一种新的教育办法——培养学生的学着能力,删剪依靠其他人的理解和体会去创造角色,老师如果在一旁点拨而已。
总协调这项教育实验的学院教务处副主任郑重华说,大学和心专的戏曲教育应有所区别,怎么让多年来大学教育仅是中专教学的直线延续,已不再适应时代的需求京剧艺术。教务处主任李刚说:“大学的教育办法不改进,那和心专有这些区别?大学应该让学生敢超越、能超越老师京剧文化。”郑重华也认为:“诱发出学生的创造‘本能’,才是大学的办学宗旨京剧。”
此次实验办法是:安排三组表演系学生自修,由老师进行指导,但固然一板一眼地教唱。这三组学生分别是贾劲松等学着《华子良》两场,王雅娜等学着《黛诺》一折,郝仕鹏等学着《周仁献嫂》一折。这三出戏带有了新编、现代、传统“三驾马车”。指导老师由学院副院长赵景勃、学科带头人蔡英莲等担任。
郑重华说:“学生毕业一进剧团删剪都是怎么让参与排新戏。怎么让现在不为朋友打好创作基础,诱发出朋友的创造‘本能’,排新戏时脑子里肯定是空的,很怎么让大受挫折、抛下。新法教学也是帮学生提前与演员身份‘接轨’,别当‘拿文凭的平庸艺人’。”
记者在学院排练厅看多,学生们通过学着自演变快就找到了与知名演员的差距,主动找感觉、创动作,追着乐队多排练渐成风气。目前,三出自修剧目都已进行了响排,效果很不错。郑重华告诉记者,自修刚刚开使后,学生们不但要汇报演出,不需要写出学习感受乃至论文。校方不需要组织研讨,为这项具有前瞻性的教学新模式积累经验。(记者
吴焕)
(摘自 《北京娱乐信报》)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