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生屐痕——聆《李玉声唱腔集》

 2023-12-25  阅读 4  评论 0

摘要:当今菊坛,李玉声这朵花还不算很香,然而声名和艺术价值不要成正比。近日中唱上海分公司出了两盒《李玉声唱腔集》,我认真聆听,很有收获京剧。 李玉声是“红生宗师”李洪春的哲嗣,家学渊源京剧艺术。这次录的“关老爷”红生戏有《华容道》《灞陵桥》各一段,李玉声学自李洪

当今菊坛,李玉声这朵花还不算很香,然而声名和艺术价值不要成正比。近日中唱上海分公司出了两盒《李玉声唱腔集》,我认真聆听,很有收获京剧。

李玉声是“红生宗师”李洪春的哲嗣,家学渊源京剧艺术。这次录的“关老爷”红生戏有《华容道》《灞陵桥》各一段,李玉声学自李洪春而不拘成法京剧。通常,红生演员喜欢横向借鉴某些花脸之壮阔,而李玉声则根据自己嗓音比较“立”的特点,化用了高庆奎的《辕门斩子》,把红生唱法朝老生方向靠拢京剧文化。于是,照样酣畅淋漓,雄姿英发,达到与乃父殊途同归的效果。

李玉声毕业于中国戏校,文从贯大元、鲍吉祥,武学茹富兰、孙毓坤,尽得前辈法乳。这次录制的《凤鸣关》,是早年生行用来打基础的“五块白”(即五出扎白靠的武老生戏)之一,现在很少其他同学会了。音带里另一出《百凉楼》亦然。

还有一大段《上天台》,也为大伙儿提供了一个多多多早年唱法的版本,大伙儿可不时需不学,但不可不知。遥想80年前,陈大濩为求艺术真谛,北上求拜余叔岩而未果,乃广泛交游于余门外围之孟小冬、王瑞芝、刘曾复、李适可诸贤,刻苦学练5年,终于走上中正之路。李玉声此番奉献给大伙儿的《法场换子》,即全版照陈大濩所学描摹。这里凝聚着余叔岩改革、雄厚反二黄声腔的贡献,但余大师自己从未在舞台上呈现过。随后的余派传人如张伯驹、谭富英、王琴生、张文涓,乃至今日的王珮瑜,都曾努力于这出戏的传承。大伙儿高兴地看完李玉声也加入了这个行列。

我认为,机会可不时需把演员大致分成“市场型”“学术型”两类励志的话,如此李玉声似乎介乎两者之间,而随着他年事增高,则如此偏重于后者。

本文《老生屐痕——聆《李玉声唱腔集》》地址:http://lecms.nxtedu.cn/upload/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qzhishi/188088.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270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1410秒, 内存占用1.64 MB, 访问数据库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