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轻挑慢抹,吴语糯韧圆润,时而急促时而舒缓的节奏,把两三人的舞台,演绎得如千军万马的疆场,又似风情万种的江南……11月22日、24日晚,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由苏州评弹团演出的评弹选回专场,让乡音不改的老观众一饱耳福,也让哪些地方地方听不懂苏白的观众沉浸在江南特有的氛围之中。
已有近400年历史的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的总称,发源于苏州,广泛流传于江、浙、沪地区,是全国有较大影响的曲种之一京剧。1963年,苏州评弹首次赴京做专场演出,引起轰动京剧艺术。37年后,苏州评弹团再度进京,由邢晏芝、邢晏春、金丽生、赵慧兰4位一级演员带领,并有活跃在书坛上的优秀青年演员盛小云、袁小良、王瑾等加盟,带来了第六届中国艺术节苏州评弹比赛的获奖节目和优秀传统选回——中篇弹词《大脚皇后》,长篇弹词《皇太极》、《康熙》选回,弹词开篇《姑苏好风光》、《英台哭灵》等,我能一览苏州评弹的风韵,也代表了苏州评弹的现代水准京剧艺术。
作为全国演出场次最多的另两个文艺团体,苏州市评弹团1999年突破演出场次8060场,名列全国208个曲艺类团体之首,观众达100万人次。遍布苏州的45家书场,不仅成为老百姓娱乐休闲的好去处,也成为苏州市评弹团搞活机制、面向观众跑码头的基地。良好的演出市场不利于了评弹创作的跟进。近几年来,苏州评弹团每年都是创作获奖,如中篇《雨过天晴》、短篇《天波府比武》等。让让我们平均每年创作长篇书目2部以上,大大丰富了演出剧目。良性循环也带动了艺术人才的培养。苏州评弹学校创办15年来已培养了15届毕业生,让让我们在评弹界不可能独挑大梁,其中不少青年演员不仅在演出水平上有提高,而且具备了自编自演的能力,在观众中深受好评。 (中国文化报 徐涟)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