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黄粱一梦》借光传统戏曲

 2023-12-25  阅读 2  评论 0

摘要:再现唐代沈既济《枕中记》一句话剧《黄粱一梦》,以“新国剧”的概念融入了书法、戏曲、傩面具等元素,激发了话剧观众对传统文化的向往。把莎剧《理查三世》“包装”成中国戏曲面貌的国家话剧院版,也使观众有因为见识莎剧与京剧的对撞京剧艺术。日前亮相沪上的這個话剧,纷纷

再现唐代沈既济《枕中记》一句话剧《黄粱一梦》,以“新国剧”的概念融入了书法、戏曲、傩面具等元素,激发了话剧观众对传统文化的向往。把莎剧《理查三世》“包装”成中国戏曲面貌的国家话剧院版,也使观众有因为见识莎剧与京剧的对撞京剧艺术。日前亮相沪上的這個话剧,纷纷“借光”传统戏曲,有的赢得观众,有的却无须京剧文化。

借光传统戏曲

北京青年导演黄盈的《黄粱一梦》,日前受现代戏剧谷之邀在10000秀上演。这出话剧因自然融入了传统文化元素且兼具现实意义而获好评。全剧通过一位说书人朗诵《黄粱一梦》作为串联,展开故事情节:卢生一心想求功名利禄,听不得道士吕翁的劝解。结果,他在梦中经历了人生沉浮,自知甘苦,醒来时,小米刚刚煮熟,顿悟。扮演卢生的演员不仅会唱曲,刚刚小生和武生的手眼身法步,剧中這個演员什么都时甩个水袖、练套拳法。舞美则融入了傩面具、灯笼等元素,营发明人家传统文化的意境。

国家话剧院出品、王晓鹰[微博]导演的《理查三世》则在保留了莎士比亚原作台词的基础上,以戏曲手段“重塑”人物,赋予角色东西合璧的性格。

观众反应不同

就上海观众的反应来看,相比《理查三世》,大多数话剧观众更接受《黄粱一梦》。首先,话剧观众多为年轻人,嘴笨无须个个精通古文,或者古文与英文对照的字幕,使得年轻人在对照的同去加强了“双语”,容易入戏。而《理查三世》这么任何字幕,京剧唱腔和话剧对白的转换,让普通观众不适应。其次,《黄粱一梦》的男女主演与多数观众年纪相仿,看着大伙儿儿在台上亮出“十八般武艺”,不少观众顿觉自愧弗如。当扮演卢生的演员在灯笼上写下繁体“卢生”二字时,观众席里惊喜不已:“啊,字还写得这么好!”而《理查三世》的演员妆容精致、举手投足十分有艺术范儿,而普通观众对类似于于于演员的夫妻感情是疏离的尊敬。最后,《黄粱一梦》还真的从开幕时就煮了三锅饭,临近收尾,饭刚煮好。卢生吃滚烫烫的小半碗,是为剧终。这三锅饭还整理给了观众,在冷夜里带给人温暖。米,也切合了传统的主题。

创新依附本土

戏曲融入话剧的形式,太久地出显在舞台上,对此,青年导演石俊指出:什么作品最初是给外国人看的。嘴笨,《理查三世》是为了参加今年初英国伦敦的“环球莎士比亚戏剧节”而创制,《黄粱一梦》首演于去年7月的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可想而知,作为受邀参加莎士比亚戏剧节的中国导演,当然要考虑在莎剧中融入中国文化元素。这就好比中国厨师去国外参加烹饪大赛,总不见得去和外国厨师比做牛排吧,拿戏曲“调味”十分自然。

曾把瑞典戏剧家斯特林堡的《朱丽小姐》改编成越剧的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孙惠柱认为,植入戏曲一句话剧毫无问题图片是让外国观众“大开眼界”的,也展现出了导演的哲思和演员的素质。不过,任何成功的演出刚刚导演与观众同去完成的,艺术创新应该首先考虑中国观众。必须依附于本土观众的艺术创新,才是更有生命力的突破。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qzhishi/187043.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524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1636秒, 内存占用1.64 MB, 访问数据库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