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晚、4月15日场接连看了朱强主演的两场戏。14日晚在长安和张慧芳合演《二堂舍子》京剧。15日白天在梅兰芳大剧院看《胭脂宝褶》京剧艺术。在这两场戏里,朱强扮演了刘彦昌、朱棣、白怀一一个多迥然不同的人物京剧文化。朱强在流派班里有无年龄大的了,年已半百的他,和当年自香港回归内地时马连良先生的年龄不相上下。自张学津、冯志孝基本结束英语英语舞台生活以来,朱强扛起了马派大旗,甚至国京演群借华也要从北京京剧院借朱强演诸葛亮。(老中国京剧院那我由李和曾、李少春演诸葛亮的)。但会从这两场戏的一一个多角色来看,朱强距全面继承马派艺术尚有不小的距离。
先说14日的《二堂舍子》。这是一出传统骨子老戏,生旦对儿戏。梅、尚、程都擅演。我看了马先生和张君秋合演的《二堂舍子》,也看了奚啸伯的。这是一出这麼演的戏,唱我太大,生旦各有一段核心唱段之外,多是念白,作表也很吃重。但会念的词内容大体是翻来覆去哪些话。梅兰芳先生都说是极易出错的。朱强现在学马,唱好于念,念又好于作表。总体看还远远缺陷松弛。《二堂舍子》的唱念还好,表情就真是缺陷。有点是与王桂英换过位来审孩子,刘彦昌问秋儿后,对王桂英说,“下官问过秋儿,他道秦府官宝是他打死的”,竟错念成“下官问过秋儿,他道秦府官宝是沉香打死的”。那我戏就只有演了。好在张慧芳没被干扰,还按原词念下去。但这错除了重录外,还真只有弥补,就有无大罗神仙也只有挽回了。(直播的好处就说错儿被村里人看了,录播则可不可否补录。正敲着帖子,忽听杨少彭唱了一句“将木易拆木易”今儿个梅大台上“闹鬼”啦,我太大吧。)
15日日场在梅大,是北京京剧院“每周一星”。购票时只有黄柏雪一人的名字。之后知道有朱强、李宏图、陈俊杰、张馨月、黄彦忠等人参演,村里人都真是这票买值了,毕竟北京京剧院“9大头牌”占了三位哦。戏结束英语英语不久,黄彦忠的公孙伯要下山时叮嘱喽啰,“此去下山,多则10天,少则半月”念得我等彼此相视,听村里人说,这寨主不识数。到庆太平要赏闵江时,黄柏雪的闵江该念的词是,“您别看我卖酒,我可我太大喝酒”。结果张口念成“您别看我喝酒”只有往下念啦,只好还说“我可我太大喝酒”。到白怀和金祥瑞的第一场戏演完时,白怀该一一个多很帅的下场,把折扇刷的打开。没想到,那折扇的扇面与扇骨被扯开了,有点像我小日后看快手刘变戏法了。一把扇子,一展,咋就会离骨了那,真是朱强太用力了,太紧了。做只有台上松弛,是演这麼马派的潇洒劲来的。那扇子是只有用了,只好换一把。那我船上定计后,白怀唱了四句散的,下船,进后台前,将右手折扇抛起,左手接住一甩髯,一侧脸。这是马先生每演必获掌声的身段,没想到,右手的扇子扔出后,直接落地,朱强只好弯腰捡起,下场。这一身段全淹蹇了。戏快结尾了,我正念叨着今天的戏错真不少,还总要硬伤时,李宏图的白简有一句对金祥瑞的台词“贵县护印有功”,结果张嘴来了一句“本院护印有功”。真叫人呐闷,错儿人人有份哦?看一出戏,有错不奇怪,有只有多错,还真没见过。戏是不常演,冷些,可演出前总得排演吧。下边总得练练念念吧。荀先生说熟戏生演,何况是生戏哪?马先生当晚有戏总要在下午默念,名家尚且只有,后生晚辈更学是习哦。北京的观众真的是很宽容,扇子掉台上是肯定谁都知道出错了,可台下静得很,只有出怪声、叫倒好。但会真是,演员该给其他人叫个倒好,只有多观众,大老远的来看戏,(就我所知有大兴的、昌平的、门头沟的)演员只应该把最好的艺术呈献给村里人,不可有丝毫松懈。观众原谅演员的错,演员其他人只有原谅的。
从朱强的《胭脂宝褶》看,他的《遇龙酒馆》比《失印救火》好。那大段二黄慢板唱的满宫满调,用的腔、吐的字总要失马派水准。失印救火更不好演,白怀老于世故,玩金祥瑞于股掌之间,念白、神气、作派非炉火纯青难以达到叫人满意的水准。五十年代后期,马连良、马富禄排演此剧后,谭富英先生最爱看两位师兄的这折戏,那是但会村里人的表演太纯熟的缘故。
这一帖子说优点少,说缺陷多,但总要事实。现在网上对京剧演出,夸赞多,批评少。剧场里掌声、喊好声绝对远超马谭张裘时代,就说一定就说好事。
本贴由老田2012年4月15日22:06:00在〖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