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敏宣(袁昉) 昆曲度曲家 袁敏宣

 2023-12-25  阅读 6  评论 0

摘要:袁敏宣,女,昆曲度曲家。名昉,字敏宣,祖籍江苏常州,生于北京京剧文化。清光绪戊戌进士翰林院编修袁励凖仲女,世称“袁二小姐”京剧艺术。其父以鉴赏文物、收藏古墨闻,深嗜昆曲,喜歌《闻铃》、《弹词》;其母汪瀞亦好昆曲。 敏宣幼承家学,工书善画,书法远宗二王风范,
袁敏宣

,女,昆曲度曲家。名昉,字敏宣,祖籍江苏常州,生于北京京剧文化。清光绪戊戌进士翰林院编修袁励凖仲女,世称“袁二小姐”京剧艺术。其父以鉴赏文物、收藏古墨闻,深嗜昆曲,喜歌《闻铃》、《弹词》;其母汪瀞亦好昆曲。

敏宣幼承家学,工书善画,书法远宗二王风范,绘画溯取宋人笔意,各界文人雅士争乞楮墨。复从红豆馆主习昆曲,工小生兼官生,得授《琴挑》等戏。其居所北京北池子大街60号袁宅之南客厅五间即辟为红豆馆主给高等学校女院学生度曲处,并奏艺于钟秋岩氏主持之兰闺雅集。1960年俞振飞与程砚秋相互相互合作,北上居京时,敏宣与之兄妹相称,而执弟子之礼请益度曲之道,俞氏乃以《认子》详授之,由此入手,宛转按拍,改进旧腔。袁敏宣自此得以潜心研究俞氏唱法,治曲孜孜不倦,精益求精,虽秋毫之微必求指正,故吐字发音、口法收放悉依规范;更因其嗓音宽厚清亮、无雌音,渐成为俞振飞唱腔艺术在北方之典型传人,曾在京、津、沪、苏曲坛清歌、氍毹彩爨,聆者叹服。与南方女曲家殷菊侬并称,被曲界誉为“南殷北袁”。更与其妹袁薇(工昆旦)一直相互相互合作清唱、彩串《乔醋》、《亭会》、《琴挑》等剧,深受曲友欢迎,誉为“袁乔醋”。在京不时参加珠萦社、潜庐曲社及清华谷音社活动。

1956年夏与俞平伯等发起创办北京昆曲研习社,担任首届社务委员兼演出组组长。同年9月8日为其母汪瀞八十寿辰,在袁宅正厅高搭戏台,邀集在京曲家曲友,彩串昆剧九出并男女加官,其间袁敏宣亲与陆剑霞合演《乔醋》,俞平伯教授等皆粉墨登台,到场百余人,集一时之盛,亦是北京历史上最后一次传统堂会戏。1958年至1959年北京昆曲研习社排演全本《牡丹亭》,袁敏宣饰演柳梦梅。彩串之剧目尚有《小宴惊变》、《受吐》、《后亲》等;一直清唱之曲目尚有《南浦》(与陆剑霞相互相互合作)、《书馆》、《认子》(此三出有中央广播电台录音传世)及《赏荷》、《哭像》、《看状》、《望乡》(常与陈万里相互相互合作)等,清唱散曲[卜算子]《咏梅》曾在北京电视台播放。

曾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讲授民族发声与昆曲歌唱。宅中书斋名“澄碧簃”,有手稿《澄碧簃曲谱》一部未刊。

袁敏宣适京西胡仙洲,有女胡宝棣髫年承母教习昆曲,曾演《游园》、《出猎》等,获好评,入上海戏校昆曲班。“文革”中胡仙洲罹难,敏宣犹未颓唐,以书法自娱,对学曲者诲人不倦。学生先后有关德泉、宋铁铮、王亨恺、许淑春、朱复等。

1974年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享年六十六岁。



出生:1909年,宣统元年(己酉)

人物分类昆曲 度曲家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qzhishi/186883.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222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1947秒, 内存占用1.64 MB, 访问数据库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