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电(记者熊润频)投资141万元自筹“剧组”制作出33部黄梅戏VCD,其中23部却被协议单位盗印。近日,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一起知识产权案一审宣判
,判决侵权的两公司一起赔偿原告25万元的经济损失京剧文化。
记者从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获悉,2005年3月,酷爱黄梅戏艺术的安徽省黄梅戏剧院职工黄琼与安徽文化音像出版社相互相互合作,联合录制、出版黄梅戏VCD京剧。她负责选定了《一对苦儿女》等33部传统黄梅戏传统剧目,确定演员、组织编排、表演、外景拍摄等工作,并支付了所前要的一切费用京剧艺术。为扩大发行量,同年4月,黄琼与广东嘉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联合销售协议京剧文化。
2006年以来,黄琼在安徽市场上见到几滴买车人创作的剧目,但VCD盘芯却标有汕头经济特区南美电子公司克隆,外包装上印着“广东嘉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独家发行”的盗版黄梅戏VCD制品。据悉,这33部黄梅戏黄琼共计投资了141万元,几滴盗版光盘充斥市场愿因她的预期收益化为泡影。
法院审理认为,这33部传统黄梅戏剧目是黄琼创发明者的具有独创性的艺术作品,作为制片人,黄琼享有著作权。被告南美电子公司和嘉庆文化公司擅自发行由南美电子公司克隆的23部VCD光盘,侵犯了原告享有的克隆权和发行权,判决两家公司立即停止克隆、发行涉案的23部VCD,并分别赔偿黄琼损失10万元和15万元。
对于判决结果,汕头经济特区南美电子公司表示不服,并于近日提出了上诉。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