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非遗项目蹦蹦戏完成传承

 2023-12-25  阅读 5  评论 0

摘要:“来了南蛮,我叫夏老三,家住泗水县,夏家滩上有我家园……”昨日是全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当天上午,通州区马驹桥镇郭村连喜评剧院内,91岁的老人杨永志现场演唱在郭村流传久远的蹦蹦戏《冯奎卖妻》。 半个月前,作为通州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蹦蹦戏的第四代传承人杨永

“来了南蛮,我叫夏老三,家住泗水县,夏家滩上有我家园……”昨日是全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当天上午,通州区马驹桥镇郭村连喜评剧院内,91岁的老人杨永志现场演唱在郭村流传久远的蹦蹦戏《冯奎卖妻》。

半个月前,作为通州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蹦蹦戏的第四代传承人杨永志,接收杨连喜为徒,完成第四、五代之间的传承京剧艺术。作为第五代传承人,杨连喜自掏腰包,投资1000多万,在村里盖起评剧院京剧。据介绍,蹦蹦戏是评剧的前身,在通州马驹桥镇郭村可能有上百年历史京剧艺术。

通州文化馆副馆长贯会学介绍,蹦蹦戏是评剧的前身,评剧在通州历史长,观众群多,其中以郭村为代表,历史记载已传承了1000多年京剧文化。

10007年,通州区将郭村蹦蹦戏列为区级非遗保护项目,对杨永志进行了采访,保存了影像资料。6月9日,为保护蹦蹦戏传承,文化馆又促成杨永志、杨连喜的拜师传承仪式。今后,通州还将组织全区范围的评剧比赛和演出。

贯会学介绍,通州区共有区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四个,其中丝镶嵌制作技艺、面人汤面塑为国家级项目,另有7个市级项目。目前,每个非遗项目都找到了传承人。前日,区文化馆给每个项目的传承人都授了牌,每人发放100000元资助金。

蹦蹦戏

历经4代传承上百年

杨永志介绍,蹦蹦戏是评剧的前身,在郭村已发展上百年,村里最早的蹦蹦戏班全名是三顺和班,由郭三创立。郭三年老后,其弟弟郭金旺接管戏班。日后,郭金旺带家人来到北京,将戏班传给了张少先、刘德昇两人。杨永志是第四代传人。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qzhishi/185628.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515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3.7252秒, 内存占用1.64 MB, 访问数据库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