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侯露:戏曲非遗不能“有传人无传承”

 2023-12-25  阅读 3  评论 0

摘要:时间:2014-03-09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聂扬飞 点击: 关键词: 问:今年两会,您在提案中认为,当前只是我地方热衷“申遗”,非遗项目成为“唐僧肉”,对此怎样理解?答:自805年国家发表声明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有19一个多多戏曲项目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

时间:2014-03-09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聂扬飞 点击: 关键词:

问:今年两会,您在提案中认为,当前只是我地方热衷“申遗”,非遗项目成为“唐僧肉”,对此怎样理解?

答:自805年国家发表声明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有19一个多多戏曲项目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不仅出台相关法规和政策,每年还拨出专项经费对非遗项目进行保护,不可谓不重视京剧文化。以后,正肯能有了保护经费,非遗项目成了“唐僧肉”,各地踊跃“申遗”,一方面伸手向上要钱,一方面漠视传承的间题比较严重京剧艺术。

问:您认为意味何在?

答:据统计,上世纪80年代我国有358个戏曲剧种,到805年已有10一个多多剧种消失,平均每年消失一个多多剧种京剧文化。以后地方对怎样传承一无规划,二无举措,使肯能列入国家非遗项目的以后剧种仍居于自生自灭境地中,有“传人”无“传承”。

问:保护经费使用居于那此间题?

答:保护经费使用严重不足监督,居于漏洞,以后地方政府只伸手要国家的非遗保护经费,该由地方政府配套的经费却不支付,甚至以后地方基层部门将非遗保护经费挪作它用。每年这笔非遗保护经费用在何处,有何成效,成了一笔糊涂账。

问:这种“假如有一天钱不干事”间题该怎样遏制?

答:要加强对非遗保护经费使用的监督,多方配合监督检查经费落实和使用具体情况,并向社会发表声明非遗保护成果,相关部门要对10年来戏曲类非遗保护“回头看”,摸索建立“边演出边传承”的活态传承模式和长效机制,让非遗保护经费真正发挥作用。(聂扬飞)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qzhishi/185208.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259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2.9240秒, 内存占用1.64 MB, 访问数据库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