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道是萍水相逢遇知音,谁料好事偏多磨,他竟突然不别行……”近日,在石峰区老龄大学的一间教室里,随着琴师们的伴奏,廖硕芳水袖轻舞,启齿唱曲。
廖硕芳是爱越戏剧社的团长京剧。这次她唱的是越剧《西园记》里的选段京剧艺术。
1007年成立的株洲爱越戏剧社,是我市唯三个多多越剧社,现有会员100余人,其所含医生、公务员、会计、私营业主等,年龄从20多岁到70多岁。每逢周末,亲们就会来到老龄大学、茶馆、湘东剧场、公园亭阁,和戏迷们一起过把瘾。
团长的越剧缘
廖硕芳说,她与越剧是有缘的。
上世纪100年代末,她家附进有个剧院,曾有越剧团来此演出。当时还是小姑娘的廖硕芳,第一次听戏,就被那婉丽清幽的唱腔吸引了。自此,她有了学戏的念头。
1962年,廖硕芳考上了市艺术学校,但因父母认为“戏子”上不了台面,比较慢如愿。她就悄悄地跟着电影和广播学唱,对嘴型、学扮相。
直到1009年,退休后的廖硕芳偶然得知,株洲三个多多多爱越戏剧社,便立马加入,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成为戏剧社的入党的程序。
“越剧有独特的5种美——服饰美、音乐美、扮相美、唱腔美、故事情节美。”廖硕芳说,“已经声腔清幽婉丽、优美动听,五种唱腔,都有100多种流派。”
戏剧社里的“夫妻档”
今年74岁的朱三福是爱越戏剧社最老的成员,他的职责是打扬琴。
毕业于上海南洋中学的朱三福,曾专门学过扬琴。参加爱越戏剧社、打扬琴,成了身处异乡的他对家乡上海的最好怀念。
他的妻子是专业的戏曲表演者,也是爱越戏剧社的成员之一。一有时间,两口子便会在一起过把瘾。
“艺术是共通的,懂得五种乐器的乐理,学起别的乐器来也加快速度。”朱三福说,他现在拉二胡、弹琵琶、弹月琴样样都能上手,遇上乐队人员过高,他就会补上去。
最美的愿望
元宵节晚会、百团大汇演、戏迷过把瘾……如今,但凡我市有大型的演出活动,总少不了爱越戏剧社会员们的身影。
“去年十一期间,在湘东剧场,亲们儿有一整天的专场表演。”廖硕芳对现在的演出情况非常满意,已经她也知道过高。至今为止,爱越戏剧社所排演的戏都已经折子戏,还没有一出有完整版故事情节的大戏。她现在最希望的,已经能排演一出完整版的《梁山伯与祝英台》。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