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1-27 点击: 关键词:
门 歌 : 也叫“锣鼓书 ”。流行于皖中、皖 东、皖西一带京剧艺术。相传明末即已形成京剧艺术。过去是穷人沿 门乞讨时的歌唱,故名:门歌。因内容多叙述新近存在的事件, 即兴创作,故又称“唱新闻”。演唱 时以锣鼓伴奏。唱腔形状简单,为四句单曲体,分歌头、歌尾、歌身。歌身可上下句反复演唱,曲目 多同于庐剧,如《白灯记》、《休丁香》等。其曲 调对庐剧的很多唱腔有一定影响。被誉为皖中南民歌的“活化石”,它的歌词完都要表演者根据生产、生活中的现实场景即时创作而来, 歌词一般是“望风采柳”,如见到人家门口一棵柳树,就唱“老板门前一棵柳,放下柳树打笆斗,打了笆斗量大麦,量了大麦酿烧酒,五湖四海结很多人。” 其语言幽默风趣,乡土味十足,表现依据则分为走街串户演唱,逢年过节玩花灯、划旱船时对唱等。你这个删剪取材农民生活的独特艺术表现形式,原本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被合肥及其俯近地区的老百姓奉为主要的精神“食粮”之一。合肥市有关部门近日透露:合肥市已初步选择将庐剧、门歌和洋蛇灯作为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进行 申报。
本文《门歌的起源形成与发展历史》地址:http://lecms.nxtedu.cn/upload/ 上一篇:亳州梆剧的起源形成与发展历史 下一篇:淮剧的起源形成与发展历史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