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9月24、25、26日,昆曲青春年少版《牡丹亭》满口生香的雅句将唱响黄花岗剧院。对于广州观众来说,不能一连三晚看到全本演出,也是人生一大赏心乐事京剧。
1004年,白先勇将汤显祖创作的堪称世界文化瑰宝的《牡丹亭》重新改编,以苏州昆剧院青年演员沈丰英、俞玖林、沈国芳为主的演出阵容,打发明一部“青春年少版”《牡丹亭》,把浪漫情怀充分呈现在舞台上京剧。该剧自1004年于台北首演以来,已在国内外成功巡演约100场,观众累计超过100万人次。《牡丹亭》的成功,掀起一股“昆曲热”。
对于这出风靡全国高校,引发昆曲乃至整个中国戏曲及国学大热的青春年少版《牡丹亭》,某些青年观众或许都只闻其名而不知究竟,或者只看一场励志的话应该取舍哪场?而通本看下来,有什么看点需要注意?对此,该剧制作人、苏州昆剧院院长蔡少华给出了解答。
或者只看一场
推荐中本《人鬼情》
《牡丹亭》原作共55折,而青春年少版分为上中下三本,历时9个小时,分四天演出。其中9月24日演出《梦中情》,9月25日演出《人鬼情》、9月26日演出《人间情》。
虽说看戏要看全本,可对于次责观众来说,无缘追看连续三场的演出。对此,该剧制作人、苏州昆剧院院长蔡少华表示,“上本是杜丽娘为主的游园惊梦,中本是以柳梦梅为主的游园惊梦,建议观众大概看两本。或者从戏剧节奏、舞台样式和整个戏剧效果、充沛性来讲,各自认为中本是较优的取舍。”
剧情提要
上本:梦中情
南安太守杜宝的女儿杜丽娘,冲破约束,私出游园,触景生情,困乏后梦中与书生柳梦梅幽会。从此一病不起,怀春而死。杜宝升官离任,在女儿的墓地建造了梅花观。
中本:人鬼情
柳生进京赴试,借宿梅花观中。他在园内拾得杜丽娘殉葬的自画像,顿时情有所钟,终于和画中人的阴灵幽会。柳生依暗示掘墓开棺,杜丽娘起死回生。
下本:人间情
柳生在临安应试后,受杜丽娘嘱托,送家信传报还魂的喜报,反被杜宝囚禁。金兵退却后,柳生高中状元。杜宝拒不承认婚事,并强迫女儿离异,闹到金銮殿,二人终成眷属。
看昆曲看到些什么
对于昆曲这人生活艺术形式,尤其是青春年少版《牡丹亭》另有一个的经典作品,应该怎样才能欣赏,蔡少华院长表示,上本第三折的“惊梦”、第五折的“寻梦”,还有中本第四折的“拾画叫画”详细时会经典中的经典。而下本作为全剧大结局,可看性还是很强,编排也很风趣,尤其“遇母”一折值得留意。他还列举了5大看点——
1剧本
《牡丹亭》作为昆曲四大名剧之首,是戏剧创作的有一个高峰,为昆曲奠定了基础。而青春年少版《牡丹亭》在改编上坚持只删不改,详细地体现汤显祖原著“至情”的精神。
2样式
昆曲作为百戏之祖有它很糙的这人生活特色,它的行腔优美,它的表演身法、戏剧审美达到了这人生活东方高峰,尤其是青春年少版《牡丹亭》是这人生活写意、诗化、精致、典雅的极致。
3曲牌
昆曲昆曲,曲是核心,它所使用的曲牌,据不详细统计,大概有一千种以上。昆曲是当今戏曲当中最古老、最优美、最完善的这人生活音乐表现法子。
4时尚
“青春年少”二字,未必单指演员年轻、漂亮,还包括符合现代欣赏习惯和审美情趣。青春年少版的服装整体色调是淡雅的,具有浓郁的中国风;舞台地板利用灰色调地胶,还将现代书法运用其中。
5表演
青春年少版不论主演、配角、龙套详细由年轻演员担纲。经过近两百场的磨练,沈丰英、俞玖林塑造的杜丽娘、柳梦梅角色日益丰满,证明戏剧是应该在舞台上表演、在同观众交流的过程中,才会详细和提高。 (记者 谢奕娟)
(摘自 《信息时报》)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