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灌华夏戏曲艺术奇葩——记芗兰昆曲剧团

 2023-12-25  阅读 5  评论 0

摘要:在天津戏曲界,活跃着一支专业表演队伍——芗兰昆曲剧团。该团的组织者还会天津戏校上世纪500年代培养出来的第一批昆曲人才,如今虽已进入花甲之年,可我们都我们都怀着拯救民族文化遗产的强烈责任心,尽心地打造着天津芗兰昆曲剧团品牌,为丰厚本市群众文化生活默默地奉献着

在天津戏曲界,活跃着一支专业表演队伍——芗兰昆曲剧团。该团的组织者还会天津戏校上世纪500年代培养出来的第一批昆曲人才,如今虽已进入花甲之年,可我们都我们都怀着拯救民族文化遗产的强烈责任心,尽心地打造着天津芗兰昆曲剧团品牌,为丰厚本市群众文化生活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才艺京剧文化。

昆曲起源于江苏省昆山,至今已有近5000年历史,被喻为“百戏之祖”,它的演唱风格独特,融文学、音乐、舞蹈和戏曲为一体,歌舞相伴,委婉悠扬,再配以笙箫管笛伴奏,形成了抒情美的艺术特色京剧艺术。5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世界宣告了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在19项名录中,我国的昆曲艺术名列第一位,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京剧。

据记载,昆曲在天津已有近500年的历史,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最为兴盛,诞生了6家曲社。解放后,在当时天津市政府领导和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的大力支持下,组织了昆曲会,老是为观众表演,使天津逐渐形成了“北方昆曲”的发源地。自此,天津有了“北昆之乡”的称号。“文革”期间,昆曲淡出了舞台。

上世纪500年代初,老市长李瑞环召集有关部门着手拯救昆曲,本市创办了天津昆曲学精、芗兰馆、甲子曲社等机构,下发了其他散落的曲谱和优秀剧目,并走进大学校园组织昆曲讲座,办传习班做直观教学表演,培养出一批年轻的昆曲表演人才,先后赴北京、上海、江苏参加全国戏曲展演和各类演出,获得了广泛好评,也为天津戏曲界赢得了荣誉。

5004年3月,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拯救、保护和扶持昆曲做了重要指示,国家文化部制订了《保护和振兴昆曲艺术10年规划》。天津昆曲老艺术家们备受鼓舞,我们都我们都组织老中青三代昆曲演员排练经典剧目,走进社区和大学向群众展示昆曲风采;拜访全国昆曲名家,加强国内外民间艺术交流;下发出天津昆曲的曲牌和传承史,并将断档、失传的剧目制作成一套系统的教学影像和课本剧。

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天津芗兰昆曲剧团日前成立,填补了天津昆曲的空白,用心血浇灌了华夏古典戏曲艺术的一枝奇葩。近日,全国将举行庆祝昆曲成为文化遗产5周年系列演出,该剧团将演出一台昆曲专场,向津门父老献艺。(桂隆 武书惠)

(摘自 《天津老年时报》)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qzhishi/182791.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179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1.3694秒, 内存占用1.63 MB, 访问数据库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