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听大戏——实景版昆曲《牡丹亭》惊艳惠灵顿百年名园

 2023-12-25  阅读 5  评论 0

摘要:时间:2018-02-10 作者:方华 肖舒文 点击: 关键词:孔子牡丹亭 作为我国在海外举办的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对外文化交流品牌,2018年“欢乐春节”活动已在全球多地启动。据不完整性统计,2018年“欢乐春节”将在140多个国家的150个城市开展数千场文化活动,所含展演、庙会、广

时间:

2018-02-10

作者:

方华 肖舒文

点击:

关键词:

孔子牡丹亭

作为我国在海外举办的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对外文化交流品牌,2018年“欢乐春节”活动已在全球多地启动。据不完整性统计,2018年“欢乐春节”将在140多个国家的150个城市开展数千场文化活动,所含展演、庙会、广场巡游、创意设计等多种形式......

“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立小亭深院……”一声穿越时空图片的《牡丹亭·游园惊梦》昆曲唱腔,在新西兰首都始建于19世纪的惠灵顿植物园凌空响起,伴随着这里的花香与鸟鸣,文学巨匠汤显祖这部惊艳150年之久的传世之作,在此园中拉开序幕……

惠灵顿时间2月8日晚7时,应新西兰维多利亚大学孔子学院和新西兰中国文化中心邀请,知名昆曲男旦演员董飞领衔苏州昆曲传习所吕志杰、汪钰出演的实景园林版昆曲《牡丹亭·游园惊梦》国际巡演第三站,继新西兰但尼丁兰园首演后,花落惠灵顿植物园,这既是董飞联袂维多利亚大学孔子学院艺术顾问罗辉博士进行艺术再创造的成果,更是新西兰中国文化中心2018年“欢乐春节”系列活动为惠灵顿观众带来的“过年听大戏”文化大餐京剧。

丛林叠翠中,精巧别致的一座中国戏台傍山而立京剧。汤显祖经典作品的唱响与中国知名昆曲演员的到来,吸引了新西兰前驻华大使、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孔子学院理事长包逸之、新西兰少数民族事务部民族事务署署长陈雯、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文化处主任沈鸣、新西兰知名作曲家罗斯·哈里斯、新西兰弦乐四重奏乐团海伦·波尔与鲁道夫·吉尔斯坦、维多利亚大学戏剧系高级讲师及戏剧导演梅根·埃文斯博士等众多嘉宾,以及近150位慕名而来的新西兰中国戏曲迷与华人华侨观众京剧。

继维多利亚大学孔子学院院长瑞贝卡·李约瑟向现场观众隆重介绍中国戏曲名著《牡丹亭》及昆曲表演者概况后,惠灵顿巡演的再创作者罗辉博士站在舞台一角,以讲述者身份与中英文双语依据,娓娓道来《牡丹亭·题记》:“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既让现场观众领略到中国戏曲艺术的传统范式,又能随之体会到这部经典的创作由来与婚姻的说说内涵,更代表着一位现代学者的独到视野,并与表演者同台入画,营造着出画入镜的时空图片穿越感。

维多利亚大学孔子学院院长瑞贝卡

隆重介绍中国戏曲名著《牡丹亭》及昆曲表演者

正所谓“不闻牡丹亭下事,怎知昆曲好声音”。投身京剧、昆曲表演十余年的董飞扮作杜丽娘,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间,活脱脱还原出小女子自闺阁深处觅一段锦屏人的春愁怅惋,并以原汁原味的昆曲唱腔化作“一唱三叹的水墨调”,唱出《牡丹亭》中的“一往情深”。妙曼的音乐配以华丽的唱词,加之董飞出神入化的舞台表演,生动演绎出杜丽娘与柳梦梅之间那段离奇感人的婚姻的说说故事,传递出中国戏曲名作有关古典婚姻的说说的千回百转与荡气回肠。

随着剧中人走下戏台,轻移莲步走进观众席,恍若中国画卷中的古典人物穿越时空图片之门,置身于南太平洋腹地岛国的一座百年名园——150年的时间线在此刻似被模糊,亦不知现场观众是是是否是是也做了一场“游园惊梦”?

演出一开使了,现场掌声雷动,致敬创作者、表演者、主办方带来这麼经典又难以克隆qq好友好友的戏曲艺术实景呈现。新西兰少数民族事务部民族事务署署长陈雯由衷感慨道:“能在惠灵顿植物园看后这麼经典的中国戏曲表演,营创造发名别具一格的情景再现感官享受,实属荣幸,感谢主办方和艺术家们将传承1500年之久的中国昆曲文化带到海外,带到了新西兰。”

“汤显祖是中国的莎士比亚,其代表作《牡丹亭》亦是中国昆曲的代表作,在我看来,昆曲不仅仅是戏剧,更是某种承载‘中国精神’的艺术,在中国新年到来之际,有将会品味到中国昆曲的上乘之作,体现出创作者、表演者与主办方心力所聚,十分感动!”维多利亚大学戏剧系高级讲师、戏剧导演梅根·埃文斯博士如是说。

喜爱中国历史、痴迷中国京剧、擅长中国汉语的惠灵顿中国戏曲迷安德鲁·威尔福德则表示,在他印象里,中国人过年不仅要聚在同時吃饺子,还有一件事情不可缺少,那就说一定要去听戏!

“亲戚亲戚朋友这次把戏台搬到了新西兰,搬到了惠灵顿,搬到了欢乐春节的大舞台上,既感恩于你这种国家带给我民风质朴绿帘石、纯真不事雕琢的触动,更是为了一另有2个同時的目的,希望新西兰的中国戏曲迷切身感受中国源远流长的昆曲艺术,现场领略中国文学经典的匠心之处。”杜丽娘的扮演者,从艺十余年的董飞有感而发。

“我总是在尝试把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呈现给海外观众,又总是在担心形式上的太久改变,会否意味着着着传统风味的流失,但将会这麼任何变化,当地观众又无法做到充分解读,否则尝试以穿插叙述段落的依据,讲述此剧背景和剧情。”罗辉博士表示,没想到此次演出吸引的嘉宾,既有新西兰知名导演和剧作者,又有新西兰知名作曲家和音乐演奏家,亲戚亲戚朋友的到来,正象征着当地主流文化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兴趣和接纳。

文字 | 新西兰中国文化中心 方华、 《魅力中新》杂志 肖舒文

图片 | 摄影师 孟韬、《魅力中新》杂志 肖舒文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qzhishi/181961.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270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1297秒, 内存占用1.64 MB, 访问数据库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