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生给“中国最美声音”“挑刺” 长篇弹词创作“克”瓶颈靠创新
近日,来自华东政法大学民商法等专业的10位上海大学生,对被誉为“中国最美声音”的苏州评弹的历史、现状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挑刺”,提出需加强长篇弹词创作等建议。
这人调查以《谁的文化遗产——从苏州评弹历史现状看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为题,调查发现,政府和有识之士对苏州评弹非常重视,但苏州评弹处在着观众老龄化、保护立法有待加强、政府扶持力度有待提高等什么的问题京剧。
长篇弹词创作是苏州评弹传承和发展的最大瓶颈京剧。参加调查的余润泽同学说,苏州有案可稽的传统长篇弹词有65部、民国后的有170多部,但新中国成立以来有轰动效应的长篇却较少,讲述现代生活的故事几乎那么,这必然影响苏州评弹的吸引力,不需要尽快组织精兵强将,加大创作力度京剧文化。在提出建议的一起去,这人大学生还将撰写有关论文,如《研究与保护文化遗产的范例——顾颉刚先生的苏州评弹研究》等,助推苏州评弹的发展和保护京剧艺术。本文转载自《苏州日报》2013.8.15A02版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