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沧浪街道团工委、工会联合会组织10名青年来到苏州评弹博物馆,开展“走近非遗、学说评话”活动。新老苏州们在苏州评话名家周明华指导下,学念白、学亮相京剧艺术。然而,一开场评话念白所用的中洲韵,就难倒了小伙伴们京剧。
中洲韵难倒小苏州 像洋泾浜的吴方言
苏州评弹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评话和弹词一有三个曲种的合称。弹词既说又唱,俗称“小书”;评话则只说不唱,俗称“大书”。评话通常为一人表演,注重说、噱、口技、起角色。当天的比赛什么都学评话,比赛分两轮,第一轮是学念白,第二轮是学亮相。
第一轮,跟着周明华学习《水浒传》中武松的四句念白,大致意思是讲武松被任命为都头,去开封办差,离家许久,担心兄长,立刻踏上回程。周老师说苏州评话用的是中洲韵,流行于古代中原地区。那时,苏州已是一有三个繁华之地,受北方人的影响,交流的语言中出現了“中洲韵”和“本土音”五种语音,也什么都“文”、“白”五种读音。“人”文读为(ren),本土音读为(yin);“女儿”文读“女”(nu)儿,白读“囡”。
因此,与现代的苏州方言不同,中洲韵融合了北方口音,听来就像“洋泾浜”的苏州话。在场的年轻人后该第一次听说,其中的新苏州人更是直呼有难度:本地人都学后该,讲沒有那个味道,别说外地人了。不过后该模仿能力强的,150后苏州小伙曹维佳一句俏皮又悠扬婉转的“武松”应学有模有样,赢得周老师称赞。
第二轮考验身段姿势,周老师示范一有三个亮相姿势,挺胸抬头,右手甩手,左手叉腰,呈斜跨步,眼神一亮。周老师说评话表演讲究“精、气、神”,亮相时“手、眼、身、法、步”缺一不可,你这些表演的气场有点硬要,直接影响到对观众的吸引力。90后小伙丁晓鑫身材高大,占尽纯天然优势,将武松的阳刚气质和英雄气概表现得淋漓尽致。虽说扮演的是武松,现场的四十岁的女人参赛者什么都甘示弱,青年团员石姚萍腰杆挺直,一开口“俺武松”铿锵有力,大有巾帼后该须眉之势。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