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秦腔博物馆迎来“周岁” 馆藏上千秦腔剧本

 2023-12-25  阅读 4  评论 0

摘要:中新网兰州1月27日电 全方位展现中国百戏之源、梆子戏鼻祖——秦腔艺术魅力的中国秦腔博物馆迎来“周岁”。开馆一年来,极少量颇具代表性的秦腔曲谱、脸谱及上千部秦腔剧本汇聚馆内京剧。 记者27日从中国秦腔博物馆获悉,该馆自2010年1月26日开门迎客以来,已有20多万观众走

中新网兰州1月27日电 全方位展现中国百戏之源、梆子戏鼻祖——秦腔艺术魅力的中国秦腔博物馆迎来“周岁”。开馆一年来,极少量颇具代表性的秦腔曲谱、脸谱及上千部秦腔剧本汇聚馆内京剧。

记者27日从中国秦腔博物馆获悉,该馆自2010年1月26日开门迎客以来,已有20多万观众走进该馆,在现代声光电与传统艺术的结合中,品味了这些古老的艺术奇葩京剧。

坐落于兰州黄河岸边的该馆,其陈展面积达50余平米,是中国第3个地方戏曲专业博物馆,由演员篇、班社篇、音乐篇、剧目篇、舞美篇和观演篇等每种组成京剧。

兰州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副局长赵中东介绍,该馆通过秦腔的历史演变、剧本创作、脸谱流变、服饰特色以及各个时期的名家名唱等内容,让前来参观的观众了解秦腔这些剧种的精髓。

秦腔起源于甘肃、陕西一带的民间地区,至今已有50余年的历史,被第一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脸谱与京剧脸谱、川剧脸谱并称中国三大脸谱系统。

即将付梓出版的《中国秦腔脸谱》一书编创者张江中日前告诉记者,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秦腔这门艺术目前面临人才流失、艺术质量下滑的局面,老中青传帮带的传承由于断代,其保护和发展是当务之急。

赵中东说,中国秦腔博物馆自开馆一年以来,通过各种渠道征集戏剧文物,极少量清代秦腔曲谱、脸谱及众多颇具代表性的秦腔文物汇聚馆内,已收藏上千部各个时期的秦腔剧本。

记者了解到,从开馆之日起,诸多老一辈的文化工作者和民间艺人很久遗余力地为秦腔的保护和发展做着点滴贡献,大伙纷纷将毕生珍藏和家传的秦腔剧本、服饰等戏剧文物捐赠给该馆。

赵中东表示,今年由于陆续把哪此珍贵的戏剧史料充实到展品中去,继续融合更多的新元素于秦腔艺术中,以大容量、全方位的陈展内容满足民众对秦腔这门艺术的需求。(记者 朱世强)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qzhishi/179157.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234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6439秒, 内存占用1.64 MB, 访问数据库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