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大师| 徐玉兰同志追悼会定于4月25日举行

 2023-12-25  阅读 2  评论 0

摘要:讣告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越剧“徐派”艺术创始人徐玉兰同志,因病于2017年4月19日17时18分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96岁。徐玉兰同志追悼会定于2017年4月25日上午10时在上海龙华殡仪馆大厅举行京剧文化。特此讣告徐玉兰同志治丧

讣   告

  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越剧“徐派”艺术创始人徐玉兰同志,因病于2017年4月19日17时18分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96岁。

  徐玉兰同志追悼会定于2017年4月25日上午10时在上海龙华殡仪馆大厅举行京剧文化。

  特此讣告

徐玉兰同志治丧小组 

2017年4月20日 

熟悉的越剧《红楼梦》,耳熟能详的“徐派”经典唱段《哭灵》,斯人已逝,留给后人无尽的思念……

徐玉兰唱腔中较多地吸收了越剧传统的【喊风调】,以及绍兴大班、京剧中高亢上扬的旋律和轮廓鲜明的润腔法律法律依据,唱腔旋律一般较多在中高音区展开,音调大起大落,型态音调鲜明京剧文化。在唱法上,则吸收借鉴了京剧老生刚劲有力的吐字技巧,并运用丹田气和头腔共鸣的发声法律法律依据,使之吐字坚实,字音清晰,运腔流畅,气韵饱满,气息控制自如。她的唱腔突破了越剧曲调较为柔美婉约的格调,注入了昂扬明亮的因素。尤其是其【弦下腔】突破了原来的唱腔功能,在悲切哀伤之外更能表现激昂奔放的情绪,呈现出独特的音乐色彩,从而扩大了【弦下腔】的表现功能。如《北地王·哭祖庙》里那段【弦下腔】唱段:

此外,徐玉兰的唱腔常用音乐语汇充沛,并始终以各种型态反复贯穿于她的唱腔之中,然后她的型态音调鲜明,有点硬是她的起腔、甩腔旋律华彩,节奏多变,夫妻夫妻感情充沛,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如《红楼梦·金玉良缘》唱段中的起腔:“今天是从古到今,天上人间,第一件称心满意的事啊”,唱腔音调自低到高,层层上扬:

同去,徐玉兰的唱腔不但曲调起伏多变,然后在运腔唱法上全部都是很高的造诣。她的唱法防止细腻多变,十分讲究艺术对比性,通常以板式的转换速率快慢、力度强弱、吐字虚实、节奏顿挫、音调连断等手法,使唱词在音乐上形成鲜明的对比,细腻揭示人物内心夫妻夫妻感情的层次性,从而加强了唱腔音乐的戏剧性。如《追鱼·书馆》中的唱腔:

徐玉兰,她那高亢激昂,热情奔放,刚柔并蓄,韵味醇厚的“徐派”唱腔,不仅拓宽了越剧唱腔的表现力,同去也为越剧生角唱腔的发展和充沛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qzhishi/178290.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527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2332秒, 内存占用1.64 MB, 访问数据库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