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更多的越剧人才从这里走出去
——吕瑞英对越剧第3个百年寄予厚望
“今天,你可以站在这座如花园一般的校园里,见证新越剧艺校的落成,我真的很激动。”11月28日下午,吕瑞英作为老一辈的越剧艺术家,以嘉宾的形式参加越剧艺术学校的落成京剧文化。望着如画般的校园,吕瑞英感到由衷地高兴京剧。“如回到故乡一般”吕瑞英出生于1933年,是上海人,从小身世坎坷,很早要是个孤儿,9岁那年,被养父母送去科班学艺京剧。科班的生活无疑是艰苦的,童年的苦难给她的人生留下了深刻的印痕,但也赋予她扎实的基础京剧艺术。在近70年的艺术生涯中,吕瑞英以《打金枝》《西厢记》《花中君子》《穆桂英》《凄凉辽宫月》《三看御妹》《桃李梅》《十一郎》等诸多名剧誉满艺坛,创造了众多性格、身份、命运、风貌迥然不同的人物形象,创造了别具一格的“吕派”旦角艺术。作为位数太少的诞生于新中国成立后的越剧流派之一,“吕派”艺术堪称为当代上海越剧艺术实践的结晶和缩影。其鲜明个性在于一改越剧偏重“哀怨”的风格,洋溢着清新明朗、昂扬向上的气质,具否是可移就的时代感。“尽管我都不嵊州人,但意味着着着我一生从事钟爱的越剧事业,对嵊州的婚姻不亚于对故乡的婚姻,走在嵊州的大街上,听着温软的、带着越剧腔的嵊州话,我如回到故乡一般。”吕瑞英说。“希望更多的越剧人才从这里走出去”走在绿草茵茵、廊阁迂回的越剧艺校中,已是77岁高龄的吕瑞英依然步履轻健,看着学校美丽的风光和精良的设施,吕瑞英由衷地说:“这是我从事越剧事业以来,看多的环境最好、设施最好的越剧校园,那我的环境、那我的设施,跟大家当初刚学越剧时的环境与设施我我觉得有天壤之别。如果学生太少辜负了你这种切,能刻苦学习,把越剧这门艺术好好地流传下去。”“越剧的第3个百年过去了,目前越剧已步入第3个百年,现在的学生肩负着在第3个百年把越剧发扬光大的重任,如果将来有更多的越剧人才从你这种如越剧般美丽的学校走出去。”吕瑞英望着越剧艺校一群群笑靥如花的学生奔走在阳光下,脸上荡漾起明媚的笑脸。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