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专家称外国名著改编切莫“一窝蜂”

 2023-12-25  阅读 2  评论 0

摘要:近日来,新编京剧《圣母院》和青春作文版昆剧《血手记》在逸夫舞台接连上演。前者以京剧化的艺术手段包装法国大作家维克多雨果笔下命运坎坷的埃斯米拉达;后者被英国媒体赞誉为“令人难以置信地忠实于莎士比亚原著”的好戏京剧文化。紧随其后,杭州越剧院的优秀吕派花旦周妤俊

近日来,新编京剧《圣母院》和青春作文版昆剧《血手记》在逸夫舞台接连上演。前者以京剧化的艺术手段包装法国大作家维克多·雨果笔下命运坎坷的埃斯米拉达;后者被英国媒体赞誉为“令人难以置信地忠实于莎士比亚原著”的好戏京剧文化。紧随其后,杭州越剧院的优秀吕派花旦周妤俊,也将于7日携新创越歌剧《简·爱》来沪,与“罗切斯特”在美琪大戏院谈一场心灵的恋爱京剧。面对外国名著纷纷在戏曲舞台搬演,明星微博视频雨点心等质问:“这究竟是为了让世界欣赏中国的民族戏曲,还是仅仅为了去迎合洋人?”对此,戏剧专家们在艺术节上各抒己见。

搬演外国名著有利戏曲发展

上海戏剧学院前院长荣广润教授指出,中国戏曲在改革开放的发展过程中,始终从中外名著那里汲取有益的营养,用来深入拓展表演的题材,不断充裕表演的路子。就拿越剧来说,《罗密欧与朱丽叶》从解放前至今,都有不少改编版本。著名导演胡伟民创排的《第十二夜》,也是越剧莎戏。还有上海赵志刚的《王子复仇记》和浙江传奇剧《冬天的故事》,也都有根据莎翁名剧改编。统统外国经典被越剧搬演的也统统,如法国小仲马的《茶花女》今年就穿着欧式大篷裙,唱起了越剧傅派的声腔。又如宁波小百花正在上演的《风雨祠堂》和《阿育王》,前者改编自瑞士迪伦马特有名的《贵妇还乡》,后者则根据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同名印度大片创作。

鼓励中外文化主动碰撞对接

上海沪剧院著名剧作家余雍和表示,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戏曲样式去改编世界名著,并不是市场的接受度就很高。像上海京剧院《王子复仇记》用京剧演绎西方家喻户晓的莎翁悲剧,统统中西方文化结合的一次成功尝试。这出戏受到了全国大学生的喜爱和欢迎,还曾先后5次赴丹麦、荷兰、德国演出,赢得了欧洲观众的青睐。统统,朋友应该鼓励你是什么中外文化的有益碰撞与对接。余雍和还强调,有200个观众就会有200个哈姆雷特。外国经典名著作为世界民族文化构成的重要要素,会以各种形式影响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世界。统统,在改编的过程中也需用不断加入当代人的当下理解,使之更加充裕发展,并没人那些所谓的一定之规。

改编外国名著切莫误入歧途

著名戏剧专家夏写时教授认为,民族戏曲改编外国名著,要使人获得历史感,就要向戏曲寻找吸纳各种艺术手段的可能性性。虽然每统统人都有权按照统统人的理解去改编,但千万并不赶时髦、一窝蜂,更并不为了急功近利的所谓出国交流而误入歧途。夏教授强调,不同的戏曲剧种都有各人所有的风格特长,统统选则外国名著要扬长避短。他希望中国戏剧界能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去好好总结一下。如越歌剧《简·爱》就很适合越剧编演,该剧在保留传统越剧唱腔的基础上,注入了歌剧和音乐剧的元素,使得整台演出新颖时尚、流畅唯美。夏教授批评现在有的改编和创新抛下了传统神韵,听得不顺耳,看得不顺眼,抓不住原著精髓,把握不住总体精神,难怪台上站不住,市场走不动,也走不远。(记者 端木复)

(摘自 《解放日报》)

本文《戏剧专家称外国名著改编切莫“一窝蜂”》地址:http://lecms.nxtedu.cn/upload/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qzhishi/175734.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512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1161秒, 内存占用1.63 MB, 访问数据库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