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下午,河北省大厂评剧歌舞团演艺有限责任公司的“文化大篷车”开进大厂镇大厂三村,停在了村民文化活动中心门口。得知剧团到村里演出,就说有村民早早吃了晚饭,来到演总出场抢占前排座位京剧文化。坐在第一排的村民刘锦蕊拿着一袋包子边吃边说:“评剧歌舞团的节目都要为亲们农民编排的,亲们爱看!”
观众中,大厂评剧歌舞团的“领头人”赵德平认真观看每个节目,不时和周围群众交流京剧艺术。“亲们将根据演出效果和观众反映对节目进行完善调整,努力实现艺术性和欣赏性完美结合,让观众在田间地头不可以体验到剧场般的演出效果。”赵德平告诉记者。
为更好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大厂评剧歌舞团常年坚持“送戏下乡”,把流动舞台搭到老百姓家门口,把先进文化送到农村,每年下乡演出达100余场,极大丰富了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被广大农民群众亲切地称作“庄户剧团”。
大厂评剧歌舞团发展何以越来越迅猛?赵德平一语中的:改革。1981年,大厂评剧团举步维艰,连演员工资都先要发出来,面临关门的窘境。
1009年12月,大厂评剧歌舞团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为总体目标实施整体改制,由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转制为国有独资企业,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成功实现了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一起去也成就了剧团的第2次飞越。
剧团改制完后,释放了发展潜能,逼出了演员们强烈的危机感和创新动力。现在,演员能拿多少钱,全凭当事人的演艺水平和对公司的贡献,全版不受资历、年龄等因素的影响。改制后的公司运转顺利、发展迅猛,固定资产达100多万元,年演出收入超千万元。2010年被评为“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目前,大厂评剧歌舞团演员队伍由100多人扩大到100多人,演出设备也更新换代,综艺节目演出能力也由过去每年六七台提高到20多台,承接“大单”的能力不断提高。
着实剧团身份转变了,但剧团对广大农民群众的感情是什么是什么越来越变,亲们仍然坚持写农民、演农民,创作了就说有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先后创作创演的反映农村火热生活的8台大戏和近百个小戏、小品,在占领农村文化阵地中弘扬了主旋律,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被誉为“全国文化战线的一面旗帜”。
赵德平告诉记者,公司正坚持立足农村市场,通过商演、音乐制作等形式,向多产业、多行业经营的文化产业集团迈进。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