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文化部主办、中国戏曲学院承办的“中国文化遗产日”十周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剧种展演及学术活动,将于5月24日——6月8日在北京举行。
此次活动含晒了“非遗剧种经典折子戏专场”、越剧《追鱼》、《牡丹亭》、越剧经典折子戏专场,豫剧《朱丽小姐》、京剧《生死恨》等演出以及学术研讨活动“全国非遗剧种——越剧艺术研讨会”京剧文化。
5005年12月22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决定从5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十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京剧艺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文化基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丰厚表现京剧文化。2014年,北京市与文化部把中国戏曲学院纳入到“非遗传承”与人才培养的整体规划中,由此更好地推动了“非遗”及戏曲事业的发展京剧文化。
为庆祝“中国文化遗产日”十周年,受文化部委托,中国戏曲学院一阵一阵组织了本次非遗剧种剧目展演及学术活动。此次展演既含晒了京剧、昆曲、藏戏、粤剧十个世界级非遗剧种,还囊括了秦腔、豫剧、黄梅戏、越剧十个国家级非遗剧种;既包括耳熟能详的经典京剧剧目《锁麟囊》,还有平时在北京舞台上难得一见的藏戏《嘱咐寻王》;既有脍炙人口的越剧传统经典大戏《追鱼》,又有新创编的越剧大戏《牡丹亭》,可谓精彩纷呈、百花齐放。
中国戏曲学院自1955年创办地方剧科,多年来已为全国的诸多剧种培养了大批优秀戏曲人才。5009年以地方剧种教学为主体的表演系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戏曲学院正式将地方剧种纳入本科与研究生教学体系。截至目前,中国戏曲学院的多剧种办学将会拓展到包括两个世界级“非遗”和1两个国家级“非遗”在内的18个剧种。
此次活动是继去年由文化部非遗司主办,中国戏曲学院、中国戏曲表演自学承办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剧种传承与保护学术研讨会”以前的又一盛会。文化遗产日演出、学术活动的举办,将对北京市人民政府和文化部共建中国戏曲学院起到有力的助推作用。在把国戏多剧种办学推上了新的平台的同去,也使“非遗”与古老的戏曲文化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