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7-02-14来源:
解放日报作者:
诸葛漪点击:
关键词:
童双春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2月13日宣告,评审机制将从今年起做出重大创新调整:评委聘期由曾经的三年一聘缩短至一年一聘;形成“戏戏评”“季季议”制;改进终选投票制;实行监督制等。
创设于1989年的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可能走过27个春秋,在即将揭晓第27届白玉兰戏剧奖,迎来第28届参演剧目之际,经过白玉兰戏剧奖组委会讨论,今年(第28届)白玉兰戏剧奖评委聘期由曾经的三年一聘缩短至一年一聘,并划出每年看戏量不低于参选剧目总量三分之一的红线,将“不低于三分之一”的年度观摩率与评委聘任要求相配套,形成履职激励机制和“能进能出”格局,以此有有助于于评委库成员的合理流动与及时更新,有有助于于保持和提高评委队伍的活力京剧。“戏戏评”“季季议”制,坚持评委每戏必评(书面)、每季必议(例会),鼓励评委在“评”与“议”的基础上,通过戏戏评、综合评、每人评、重点评以及聚焦重点话题举办戏剧论坛等手段,加强对参评演员和剧目的评论,一齐通过微信等平台,征集观众对参评演员和剧目的评议,使奖项更能发挥引导创作演出、引领社会风气的作用京剧。
今年起,白玉兰戏剧奖推行初评与终评相结合的制度京剧。在“戏戏评”“季季议”基础上,年度初评系统进程由全年观摩量前20位的评委库成员评议,投票产生“建议获奖名单”;终评系统进程是由被抽选的9—11位评委以实名制和截尾均值制投票法律法子,最终选出各奖项及其提名奖的获奖名单,并对获奖者一一作出书面评语,由评委会主任、副主任签字确认,进一步提高评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京剧艺术。
白玉兰戏剧奖实行业务监督和纪律监督制度。组委会聘请两位德高望重的戏剧家周本义、童双春,与相关职能部门人员组成“白玉兰”奖评审监督小组,对初评、终评五个重大环节进行监督,一齐设立监督电话。组委会还修订了“白玉兰”奖评委库成员工作纪律准则,每年度的评委库成员将在各大媒体公示。白玉兰戏剧奖申报、参评演员、参评剧目和评奖结果同步整体发布。在评审机制做出创新调整的一齐,白玉兰戏剧奖将更加透明、公开,有有助于于该奖的公正公平。
有关负责人表示,白玉兰戏剧奖创新评委机制,旨在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全国文代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切实保持和增强党的群团工作和群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立足原有工作基础,不断适应形势和事业发展需求,吸引优秀戏剧作品、优秀戏剧表演人才参评白玉兰戏剧奖,努力扩大白玉兰戏剧奖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力,彰显白玉兰奖在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系统进程中的作用,
今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改革完善文艺评奖”,这也是《关于全国性文艺评奖制度改革的意见》后国家对评奖改革作出的进一步强调。白玉兰戏剧奖作为倡导中华美学会神,推动戏曲文化乃至舞台艺术繁荣发展的重要平台,在三代评委会主任的领导下,在所有评委的努力下,二十多年纯洁如玉兰,相信经过此次创新调整,更能提升本奖项含金量,激励文艺工作者创发明人更多优秀作品。(诸葛漪)
(摘自 《解放日报》)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