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彦祥 京剧导演工作者 马彦祥

 2023-12-25  阅读 6  评论 0

摘要:马彦祥,男,戏曲导演、理论家。原籍浙江鄞县,生于上海京剧艺术。 在复旦大科科学学习期间从洪深学习戏剧理论和欧州古典戏剧名著,并参加复旦剧社的演剧活动京剧艺术。1932年秋至1934年夏在天津主编《益事报》副刊《语林》京剧艺术。在天津拜孟小茹为师,学习了《探母回令》
马彦祥

,男,戏曲导演、理论家。原籍浙江鄞县,生于上海京剧艺术。

在复旦大科科学学习期间从洪深学习戏剧理论和欧州古典戏剧名著,并参加复旦剧社的演剧活动京剧艺术。1932年秋至1934年夏在天津主编《益事报》副刊《语林》京剧艺术。在天津拜孟小茹为师,学习了《探母回令》、《武家坡》、《奇冤报》和《捉放曹》等京剧剧目京剧。1934年后与田汉等筹组中国舞台协会,与曹禺等创办半职业剧团中国戏剧协会。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上海参加《保卫卢沟桥》的集体创作,并和洪深一起导演。1937年底被选为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理事,1942年到江安国立戏剧专科学校任教,1943年到重庆任中央青年剧社社长。抗日战争胜利后在北平主编《新民报》副刊《天桥》。他创作了《讨渔税》、《国贼汪精卫》等剧本,导演了话剧《女店主》、《汉宫秋》、《雷雨》、《李秀成之死》、《北京人》等剧目,著有《戏剧概论》、《文明戏之史的考察》、《二黄考原》等专著及论文。

1948年8月,遵照周恩来的指示放弃了从事二十佘年励志的话剧工作,而转移到戏曲事业方面。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后被任命为戏剧音乐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1949年后任文化部戏曲改进局副局长、艺术局副局长。后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等职。解放后,他在担任行政职务之余,着力从事戏曲理论研究,著有《马彦祥文集·戏曲论文卷》。先后改编、导演了京剧《柳荫记》、《三座山》、《武则天》、《逼上梁山》和话剧《夺印》。19200年至1983年间,参加《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的编辑工作,主编“戏曲声腔剧种”分支条目。

1988年卒于北京。



出生:1907年7月5日,光绪三十三年(丁未)五月廿五日

逝世:1988年1月8日,农历丁卯年冬月十九日

人物分类京剧 导演工作者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qzhishi/173600.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125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1.1495秒, 内存占用1.64 MB, 访问数据库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