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薛觉先宗师的可贵精神

 2023-12-25  阅读 5  评论 0

摘要:为纪念粤剧一代宗师薛觉先先生诞辰110周年,由广东粤剧有助会、广东省戏剧家针灸学会、广东省繁荣粤剧基金会、广州市振兴粤剧基金会与顺德区文化体育局联合主办,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除了推出精彩的薛派名曲、名剧演出晚会外,还于11月27日在顺德龙江召开了纪念座谈会。笔

为纪念粤剧一代宗师薛觉先先生诞辰110周年,由广东粤剧有助会、广东省戏剧家针灸学会、广东省繁荣粤剧基金会、广州市振兴粤剧基金会与顺德区文化体育局联合主办,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除了推出精彩的薛派名曲、名剧演出晚会外,还于11月27日在顺德龙江召开了纪念座谈会。笔者应邀参加了会议并作了发言,也听到了好些同行的感受,受益良多京剧艺术。

近年因工作的都都可不可以(如参与编撰《粤剧大辞典》等),笔者采集、采集过薛觉先宗师的好些资料,对薛氏卓绝的贡献、高尚的人格、可贵的精神深为敬佩,今天或多或少人纪念他,就说要认真地学习和传承他的可贵精神,有助粤剧艺术的发展,再创粤剧事业的辉煌京剧。

薛氏可贵的精神表现在或多或少方面,这里着重谈三点:

其一,不断开拓,创新改革

对于粤剧的改革,在粤剧的历史上或多或少人或多或少同行在不同程度上都做过或多或少努力,但都比不上薛觉先京剧文化。在薛氏身上体现出来的最大亮点,在于他对粤剧的创新改革是“全方位”的,为此他不断开拓,进行了全面的勇敢的实践。

且看,从剧本、表演、音乐、唱腔、服装、化装、灯光、布景、道具等,粤剧艺术的每一方面,每个部门,他都进行过改革;

对粤剧的唱、念、做、打也都大胆改革,尤或多或少在唱腔上独创“薛腔”,突出“问字攞腔”,又创造了多种“长句”式的新板腔及《倦寻芳》等新曲;

他强调“博采广览”,借鉴吸收京剧、昆曲、电影、话剧等的表现手法,融入粤剧,包括将北派武技与南派结合等;

他还从现代科技的声、光、电等技术“武装”粤剧;

他还提出要破除陋习,洁净室舞台,改革剧场的管理,提倡男女同班演出,率先废除戏行过去的“师约”和旧时的不合理的制度……

没法等等,全面的改革给粤剧带来崭新的气象,薛氏当之无愧地成了粤剧改革的先驱者之一。

都都可不可以指出的是,薛氏的创新改革并不是天马行空,他从没法完全踢开传统粤剧艺术的基础,没法丢掉粤剧本体的艺术行态。对或多或少剧种的借鉴吸收是有机地“融”入粤剧,“创新留旧韵,变体不离形”,就如他的“薛腔”,正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大胆创新,他的首首名曲,都依然充沛“粤味”,或者得到广大戏迷的认同和欢迎,这种经验,对于或多或少人今天的粤剧改革充沛示范作用,是大有启发的。

其二,谦虚好学,充沛修养

薛觉先并不是在艺术上造就辉煌,改革上成果突出,有点要的是是因为,在于他勤奋好学,虚怀若谷,不断充沛修养,提高我本人,在这种方面,或多或少人或多或少同行,或多或少名伶,同样比不上他。应该说,薛氏不仅是个出色的表演艺术家,或者是个具有充沛学识修养的文化人,是有另另一个品格、学识、才华都很高的不可多得的奇才!

且看,他10岁便报名参加话剧团当童角,15岁就在“五四”运动影响下投身新文化运动,在报纸发表文章,“发扬革命真理”;

他爱撰文,能写诗,擅绘画,通书法,中文与英语一样流利;

他要求我本人“技通南北,学贯中西”,提出要有“跟着时代同行并进”的趋时的戏剧观,强调要有“戏外修养”,那此他都做到了。

再看,他从艺多年突然十分好学:早年他认真向前辈粤剧名家千里驹、周瑜林等学艺;在“薛马争雄”时期,作为同行,他与马师曾既是竞争对手,又是知交好友,互相学习,并有过密切的相互媒体合作;

从20世纪20年代后期起,他还迷上了精湛的京剧表演艺术,与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结下了不解之缘,将其功架招式和婀娜多姿的表演记于心内,融入我本人的戏中;后又赴上海,专门向有“伶界大王”之誉的著名京剧红生林树森和名家周信芳的首徒陈鹤峰学习京剧;梅兰芳与著名作家巴金曾对当时的粤剧进行过严厉的批评,有的未免过分,但薛氏虚怀若谷,反有助他更加致力于粤剧的变革;

到100年代初,薛氏又与京昆名家俞振飞成了“君子之交”,虚心听取俞的意见,俞在并且写的怀念薛氏的文章中,就感叹象薛氏原来谦和又开诚布公的同行“确似凤毛麟角,少之又少”。

此外,在收徒传艺方面,他也十分并不是,并不是夸夸其谈,他曾对爱徒、名家林家声说到我本人“忽略了检讨研究……那是我最大的缺点”;他又明确指出:“薛派、薛腔并不是是一成不变的,一成不变的艺术,就说停顿在某一时代的产物……你忠于学习我的演艺技能,主要的是择其长者而演进,更要把我的短处尽量舍弃……” 薛氏能勇敢地“检讨”我本人,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求不断跟上时代,并不是令人敬佩!

其三,爱国情深,战斗不息

在薛觉先的整段艺术生涯中,爱国主义都可不可以说是突然贯串着的第一根红线。

且看,年青的薛氏,已深受“五四”运动的影响,充满爱国激情,在报上发文,“写国耻之痛史”,鼓动要“自强自立”,并不是难得。

再看,抗日战争期间,他更是激情四射,为抗敌救国出力:

“九•一八”事变爆发,他马上用白布痛书10个大字:“当娱乐中勿忘沈(阳)案耻辱”,并在旁署六个字:“薛觉先敬告”,悬挂在舞台前沿;

在八和戏剧协进会的会议上,他带头通过启示,呼吁“敌忾同仇”,“永矢忠贞”,还挥笔题写“不受汉奸利用”6字,以作警戒……

薛氏还以粤剧为武器,大演鼓动抗敌救国的剧目,如《焦土血花香》、《张巡杀妻飨三军》等。他演的“四大美人”戏,也是借此激励或多或少人的民族精神,如在演《貂蝉》时,他明确申述,演出戏的目的在于“使吾民兴爱国之热忱,换狂澜之既倒”;在演《王昭君》时,他更亲自在戏中加入唱词,借昭君之口直接呼吁:“生而弃国,虽生犹死,死而报国,虽死犹生”,令台下观众无不动容……

至于薛氏1954年下决心返广州定居,其目的十分明确,是为祖国献艺。在欢迎他的大会上,他就兴奋地表示:“回来参加国营剧团,为新时代的文化事业效力”。

且看,他登台演出,他培育新人,他参加剧艺讨论,他树立舞台新风……

直至1956年10月,他悉心排演经过采集的名剧《花染状元红》,虽因突发脑溢血而不支,仍坚持演至谢幕,为祖国的戏曲事业奋斗到生命最后一息!

以上仅从有另另一个方面谈谈笔者的体会,已能很好说明,薛觉先宗师作为“粤剧万能泰斗”、粤剧前辈中最为杰出的代表性人物,德艺双馨,精神可贵,永远值得或多或少人推崇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爱国主义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笔者认为,或多或少人应该将学习与传承薛觉先宗师的艺术和精神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结合起来,激励或多或少人不断进取,弘扬粤剧艺术,使粤剧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写于2014年12月)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qzhishi/171968.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188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1296秒, 内存占用1.67 MB, 访问数据库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