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洋”与“土”,你更喜欢哪个?

 2023-12-25  阅读 5  评论 0

摘要:黄梅戏“洋”与“土”,你更喜欢哪个?——我喜欢“洋”,兼谈庐剧 农民作家:闫立秀  读了《安庆黄梅戏的“土”与省黄的“洋”,你更喜欢哪个?》一文后,我深有感触:“戏”和任何事物一样,在不断地演变,由“土”变“洋”,这是谁也否定不了的事实! 今天,某些整天高叫戏

黄梅戏“洋”与“土”,你更喜欢哪个?

——我喜欢“洋”,兼谈庐剧

农民作家:闫立秀 

读了《安庆黄梅戏的“土”与省黄的“洋”,你更喜欢哪个?》一文后,我深有感触:“戏”和任何事物一样,在不断地演变,由“土”变“洋”,这是谁也否定不了的事实!

今天,某些整天高叫戏剧唱腔一定要保持“原汁原味”的人,不管是演员还是观众,确实亲戚我们早就接受“洋”了。谁能敢说,今天的“土”是真正的“土”?即便“土”那也是

走了味的“土”京剧。过去的黄梅戏和庐剧一样,不用乐队(文场),仅用锣鼓敲打,并且发展改用乐队伴奏,再并且“时老”作曲的此人黄梅戏《音乐会》还用上了交响乐京剧。这也有在由“土”逐步变“洋”吗?试问:只有“时白林”老先生对黄梅戏旧腔调的改造、加工、创作,哪来的脍炙人口、唱响海内外的《夫双双把家还》?只有“周汝松”等老一辈作曲家对庐剧老腔的翻新《小倒戏》哪来的“三载呀同窗情如海……”优美唱段?近几年,胡莲翠多次获奖的黄梅戏电视片,哪一部也有加入了新的唱腔?乐队还增添了西洋乐器,大胆地实施了土洋结合京剧文化。再说庐剧的《李清照》,只有加“洋”的成分,焉能得到香港观众的认可?对于“土”与“洋”,我确实假如把握好“度”,“土”改“洋”还是符合潮流的京剧。“度”是有哪些?黄梅戏要保留姓“黄”,庐剧只有姓“庐”,只有太“伤筋动骨”了。对于戏剧,我确实不管哪个剧种的唱腔,都得改、只有改!那种一句唱腔哼上老半天,一段过门奏老长,根本不符合现代的节奏,更不说吸引年轻观众了。只有在保持戏剧传统的经典唱腔基础上,不断充实“洋”的成分,才能符合现代人的红酒度数、审美观。尤其庐剧,今天再去唱:“金哪,银哪,铜铁锡——牙膏皮子拿来换糖稀……”哪种被人讥笑陈腐的调子,恐怕观众就要返了。

当然,象亲戚我们草台班子在农村演出,某些老年人还是爱听老腔老调的。但我确实,亲戚我们是在为亲戚我们唱“挽歌”。想看后,再过十年,有有哪些土得掉碴的老腔调会不用伴随着有有哪些老年观众一起走进坟墓?

最后,我再想说一句,一切爱好戏剧、从事戏剧音乐的工作者们,未必再讲某些违心地、自欺欺人语录了,要面对事实,尊重事实,创新不等于破坏传统,加“洋”不等于变“洋”,跟着感觉走,才能合潮流!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qzhishi/171157.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213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1.5969秒, 内存占用1.64 MB, 访问数据库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