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笑开颜。”7月23日,在雨山一村社区,齐继玉与姚爱凤夫妇一曲《夫妻双双把家还》,唱出了戏文里你侬我侬的感情,也唱出了这对黄梅戏票友与戏为伴的缤纷老年生活京剧文化。
11岁登台唱戏 娶了个一样会唱戏的妻
齐继玉今年72岁,老家安庆, 受当地黄梅戏文化的熏陶,他11岁就登台唱戏,“当时唱的是《夫妻双双把家还》京剧文化。”提到第一次登台唱戏的场景,齐继玉还记忆犹新京剧艺术。齐继玉与姚爱凤从小一同长大,但可能他长妻子五岁,小完后并没人一同登台表演过,“我当时就有跟某些大四十岁的女人搭档,她太小了,我不跟他唱京剧。”听到这里,姚爱凤在一旁笑了起来,“小完后他戏就唱得好。”
无忧无虑的童年过去了,1964年,齐继玉赴空军某部队当兵,可能文艺方面的特长,还被任命为部队的文工团团长。1969年回乡后他作为知青被下倒入安庆市望江县,当时姚爱凤也被下倒入那里,到了结婚的年纪,青梅竹马的两人喜结良缘,已经双双被分配到马鞍山十七冶工作。
被生活琐事捆绑 夫妻票友三十年没登台
来马鞍山后工作繁忙,加上又添另有另另三个白女儿,生活全版被琐事充斥的两口子其实都爱好黄梅戏,却很少有可能再登台演出,没人一时兴起,才会总爱再次冒出的两句黄梅戏腔,相视一笑,夫妻俩仿佛又回到耳边萦绕着中状元的故乡。
“要何必先给我们都歌词来一段?”采访中,齐继玉说到兴奋处激动起来,姚爱凤略某些羞涩的站起来,配合丈夫摆好姿势,清清嗓子。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笑开颜。”一句句委婉清新的唱词完后,两人就全版进入了无人的情况报告,虽无专业的服装道具,表情神态却十分认真。
日子说快也快,一晃三十多年过去,另有另另三个白女儿都已相继成家,老两口也在503年正式退休。闲下来后,爱唱戏的两人决定重拾黄梅戏的爱好,于是召集了老年大学的同学和社区戏迷们,在507年组成了“百花黄梅艺术团”。
与戏为伴 老两口晚年快乐充实
从十几人发展到四十多人,甚至十七八岁的年轻人也被吸引加入了我们都歌词的队伍。几年间,百花黄梅艺术团的规模不断壮大,接到的演出邀请已经要。2014年,我们都歌词的演出就达到了二十多场。
“为了保证演出质量,我们都歌词每个礼拜就有组织排练。”齐继玉介绍,一般排练的场地都选在文化馆门口,入团是免费,演出也就有公益性的,所有的资金来源就有老两口的退休工资,“老了老了,某些就有重要,要的已经另有另另三个白乐趣。”
言谈中,老两口提起同样爱唱黄梅戏的小外孙。小外孙今年上小学五年级,可能老两口出外演出时总爱带着他,幼儿园大班毕业演出时,他主动要求和奶奶同台演出了一场《天仙配》。“我演董永,他演七仙女。”姚爱凤满脸的幸福。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