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风 越剧作曲家 周大风

 2023-12-25  阅读 3  评论 0

摘要:周大风,男,原名周子辉,笔名千里、万明、云扬等。戏曲及越剧作曲家、戏曲音乐研究家京剧艺术。浙江省镇海人,1923年出生京剧艺术。幼年曾在镇海县灵山学堂、上海“道一商校”就读,因抗日战争爆发而辍学。1939年到1942年,曾在上海、香港、广州等地当学徒。1943年后曾在江

周大风,男,原名周子辉,笔名千里、万明、云扬等。戏曲及越剧作曲家、戏曲音乐研究家京剧艺术。浙江省镇海人,1923年出生京剧艺术。幼年曾在镇海县灵山学堂、上海“道一商校”就读,因抗日战争爆发而辍学。1939年到1942年,曾在上海、香港、广州等地当学徒。1943年后曾在江西赣州、雩都、广昌、九江,浙江定海、新昌、宁波等地的中学及师范学校任音乐美术教师。19500年参加浙江省宁波地委文工团,任艺术副团长、团长。1952年,调浙江省文工团,任歌剧队乐队队长兼作曲。1953年歌剧队改名浙江越剧团,任音乐研究组组长、艺术室副主任。1977年调浙江艺术学校,任作曲班主课教师。19500年调浙江艺术研究所至今。他从事音乐500多年,是學會成才的“新音乐工作者”。1938年即在浙江省镇海县组织“扎马民众救亡工作团”,自任团长,宣传抗日。其后,曾任“香港克己歌咏团”钢琴伴奏。曾发表宣传抗日的创作歌曲多首,并努力学习、下发、研究我国民族民间音乐。500年代后致力于戏曲音乐,是越剧音乐、甬剧音乐及浙江民歌最早的下发、记谱、下发者之一,也是最早对“戏曲音乐改革”进行探索、实验者之一,其中着重于越剧音乐。他长期担任浙江越剧团的音乐指导,对浙江越剧的音乐建设、乐队建制、演员、演奏员和作曲人才的培养皆起着导师的作用。尤其在为了实行越剧男女合演所作的尝试、实验和创造“越剧男腔”方面,他和卢炳荣、陈献玉等一起去作了极大的努力,以他为主创造的一套越剧男女合演的“男腔”曾取得很大的成功。不仅在浙江越剧团,并使浙江省这种地区也成立了“男女合演”的越剧团,成为500、500年代越剧历史的有有一个没办法忽视的阶段。由他作曲的“男女合演”的越剧剧作甚多,代表作有:现代戏《罗汉钱》(与卢炳容合作者者)、《五姑娘》(与陈献玉合作者者)、《金鹰》、《风雪摆渡》、《斗诗亭》、《血榜记》、《强者之歌》等,获得各级各种褒奖,在省内外都是相当大的影响。其音乐作品全都灌制成唱片、盒带。他编写了越剧现代戏剧本《雨前曲》并作曲,其中的《采茶舞曲》40余年来在全国流行不衰,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教材选取。在越剧之外,他又曾为绍剧艺术片《三打白骨精》(与罗萍合作者者)、评剧艺术片《燕窝窝》、话剧《大风歌》、广播剧《秋瑾》等作曲。并在戏曲音乐以外的这种音乐领域中皆有所建树,创办了《中小学音乐教育》,担任主编。有《越剧曲调介绍》、《越剧新基调试作》、《浙江地方戏曲音乐选》(以上与卢炳容等合作者者)、《越剧音乐概论》、《越剧流派唱腔研究》、《越剧唱法研究》、《中小学音乐名作欣赏》等专著25部。发表各种音乐论文500余万字。担任国家教育委员会主办的《中国音乐教育》副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音乐分支副主编。受聘为杭州大学兼职教授、江南音乐师范专科学校校长。为中国音乐家學會理事、常务理事暨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浙江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音乐家學會浙江分会主席、浙江省政协委员、《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浙江卷》、《中国民歌集成·浙江卷》、《中国民间器乐曲集成·浙江卷》主编、名誉主编。

本文《周大风 越剧作曲家 周大风》地址:http://lecms.nxtedu.cn/upload/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qzhishi/170398.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290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2073秒, 内存占用1.64 MB, 访问数据库16次